市级行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

【摘要】本文通过对各地公车改革的借鉴,结合太原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太原市公车改革的一些设想,从而希望推动公车制度改革并进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近年来,公务车辆经费支出越来越大,车辆不断增加,档次越来越高,公车消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日益成为干群关系矛盾的焦点之一。为此,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并且取得一定成果,很值得借鉴和参考。

公务车辆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公车也不断增多,已成为各级财政和各部门难以添满的一个经费黑洞。其具体表现为:车辆费用高昂,财政负担沉重。据统计,2002年———2004年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用于购买公车的“交通工具购置费”分别为3639万元、2439万元、1849万元,用于维持车辆正常运转所需的交通费分别为4241万元、6239万元、4253万元。2004年市本级行政单位(不含公、检、法、司等部门)实有车辆584辆,财政负担的交通费为1482万元,按实有车辆数计算财政负担的公务用车交通费每辆车实际年均为2.54万元;2004年市本级行政单位(不含公、检、法、司等部门)司机人数为408人,财政支付司机的工资、福利等各种费用为738万元,每名司机的年均费用为1.8万元。2004年财政负担的公务用车各种费用(交通费以及司机的工资和各种福利等)总计为2220万元,每辆车年均3.8万元左右。从以上数字中不难看出,庞大的公车消费支出使我市财政不堪重负。公车“不公”。目前公车使用已被三分天下:办公使用、领导干部私用、司机私用,公车用于个人办私事、游山玩水、接送子女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有数据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而公务车辆运营成本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全国各地车改经验从目前全国各地车改情况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已经陆续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做法有: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费用补贴。一是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给公务人员自行支配,用于公务活动,超支不补,节余归己;二是公车经费由单位集中管理,个人在限额内凭票报销费用,超支不补,节余转下年度使用或按一定比例奖励个人;三是部分发放现金,其余部分由单位集中调剂使用。(二)将各部门公务用车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由政府组建公车租赁公司,按企业模式运营管理;向公务人员按职务级别和工作需要发放公车券。公务人员在规定限额内使用,超额自负,节余按比例奖励个人,剩余部分结转下年使用。(三)成立公车租赁公司。保留各单位现有公务车,但车辆报废后不再批准购买新车,逐步取消公务用车,由政府引导成立专门的公车租赁公司,保障政府部门公务用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