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义乌市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背景分析义乌市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并非“平地起风雷”,而是在义乌市公共财政改革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基于化解国有资产管理弊端阻滞改革推进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
  (一)义乌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背景一方面,义乌“三个子”
  改革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从2000年开始,义乌就在全国率先开始探索以“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财政监督全过程”
  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预算改革,即“三个子”
  的综合财政改革,开创了地方综合财政改革的先河。 “三个子”
  改革通过“收入一个笼子”,统揽了财力,为规范资产收益分配编织好了管理“笼子”;通过“预算一个盘子”,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为统一配置、调剂资产统筹了预算“盘子”;通过“支出一个口子”,提高了支出管理绩效,为提高资产购置效率奠定了基础。 “三个子”
  改革逐步健全了财政管理制度,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地方公共财政的新框架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完善,为资产管理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三个子”
  改革的完善迫切需要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积极跟进。
  义乌综合财政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浙江财政改革的一个成功典范,但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制度设计的创新来不断完善。 “三个子”
  运行机制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通过对公共资源的科学谋划和运筹帷幄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的机制。
  从公共资源的构成看,资产作为实物和存量形态,资金作为价值和流量形态,是公共资源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均是政府实施调控可用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乌市“三个子”
  改革最初的范畴只涉及到了公共资源的流量资金,而对于由财政资金转化为实物形态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并未纳入“三个子”
  改革的制度设计中,既影响了政府财力的统筹度和统揽力,又由于资产管理短板制约了财政管理总体效能的发挥。
  因此,“三个子”
  改革的推进完善,有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积极跟进,从存量资产角度进一步拓展“收入笼子”
  和“预算盘子”,赋予“三个子”
  财政运行机制新的生命力。
  (二)义乌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为了破解改革矛盾,科学设计改革方案,2007年义乌市对市本级的343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了资产的基本情况,厘清了改革推进中的一些矛盾。
  1.
  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容看,资产种类繁多,不仅有一大批办公用房、办公用具,而且大量地配备了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
  从总体规模看,2007年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已达45.3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为10.2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5.1亿元。
  从结构上看,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资产、电子产品、仪器仪表、专用设备、交通设备、家具设备、图书等。
  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整个政府性公共资源比重来看,2007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地方财政收入的1.4倍,是政府可用财力的1.5倍。
  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总体规模和占公共资源的比重非常可观,并在政府政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弱化。
  一方面是很多单位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内部管理缺位,同时由于“条块分割”
  造成管理脱节,一些行政单位业务上实行“条条管理”,而财务又实行“块块管理”,这种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造成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政,资产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
  另一方面是财政局虽然内部专门设立了资产管理科,共5个编制,但实际上具体负责管理的只有1人,面对全市规模庞大的资产,对其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加上财政内部科室职能交叉,关系不顺,造成资产管理职能弱化。
  (2)所有权不到位,产权不清。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部门分割管理,单位无偿占有使用,虽然是国家统一所有,但是实际上由于管理责任不明确,存在着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国有产权“悬空”,形成了产权主体分散化和责任不清的局面。
  从义乌对市本级365家行政事业单位和机构所拥有的房屋、土地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情况看,共有房屋及建筑物1347宗,其中房产、土地双证齐全的110宗,占8%;有房产证无土地证的201宗,占15%;有土地证无房产证的187宗,占14%;无双证的849宗,占63%。
  已办理房产证或土地证的都是由原有使用单位作为产权人,由于近年来机构的调整或搬迁,许多资产的所有权持有人和使用人处于分离状况。
  多数房产的审批、建造资料参差不齐,且许多已经遗失。
  有些房产由于年份较长,无产权证明,造成产权不清,长期被其他单位,甚至个人占用。
  (3)管理基础薄弱,账实不符。
  由于长期以来,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主要依靠传统的账簿式管理,尚未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实现资产从“入口”
  到“出口”
  全过程动态监管,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脱节,造成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2007年的资产清查中,全市盘盈资产就达10.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4%。
  (4)配置缺乏标准,贫富不均。(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http://shlunwen.com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