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为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职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保障和支持作用。因此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及其重要。文章提出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存在的几点问题,并从加强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更新管理观念和建立考核竞争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有效完成学校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1]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的三要素之一,其队伍建设关系着高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关系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可以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伴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发展的自主性增强,管理权限增强。如何招揽学生、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保持永续发展,不仅需要教学管理工作的运筹,更需要行政管理工作的运作。[2]高水平的行政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可以使高校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而优秀的大学需要优秀的教师、科研、管理、制度、观念,优秀的管理可以有效激励教师,可以健全管理的制度,科学规划发展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一、引言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形势下,管理水平决定着高校发展的走向和命运,行政管理人员是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他们掌握、管理、决定和支配着学校的各类资源,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方案的实施及最终的效果。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有助于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人才结构,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保障高校能够提供优质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职能。

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1.建立长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应根据自身发展方向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高校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例如脱产学习或在职攻读学历、面授或网络学习、集中培训或利用业余时间培训、有组织的培训或自学等方式相结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系统的职前与职后专业化培训。建立高校培训系统和激励机制。高校本身应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建立学校行为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对培训目标的确立、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结果的反馈等进行系统的评估设定,从而达到培训的最优化选择。2.重视创新对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更新行政管理观念。要改善以往高校基层传统而单一的管理模式、人员守旧倦怠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基层管理人员工作自主权,在工作中注重其工作结果而非过程,让行政管理人员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从而不断地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开拓新思路。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断形成创新思维,提出改革措施,学会使用新的管理科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思路。同时,高校应对有独到见解和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行政管理中问题的态度和意愿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增进民主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培养其主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管理的绩效明显增强。3.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竞争机制。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以人为本,优化行政管理和岗位制度。对于每一个行政岗位都制定详实的岗位责任书,具体包括上岗条件、学历职称要求、职责要求、考核指标、待遇情况和奖励办法等。客观地按照岗位责任书进行考核,将绩效发放同考核严格挂钩,改革以往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价值导向。行政管理人员要打破终身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聘约管理、从严考核”的用人机制,激励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人,使能者居之。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1.培训工作不到位,管理水平不能适应高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资源有限。很多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人员、轻管理人员”的现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获得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很多人无法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合理的培训结果反馈和运用机制。目前的培训很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形成了以旅游休闲为主,学习研究为辅的培训模式。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习惯于单一的管理工作。目前高校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多为上传下达、事务性的工作,管理只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而忽略其组织、协调、沟通和保障能力。这使得很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养成从众心理,逐渐淡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管理多半处于一种经验性的工作,从而无法保障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各项工作。同时,由于管理工作的规律性和重复性,每天的工作内容单一,也使工作人员最后产生倦怠、积极性不高的情绪,这也就抑制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3.管理模式不合理,缺乏合理公平的考核和竞争机制。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多数高校的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年底每人填写考评表和工作总结,如无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者则定级为合格。这种考核的过程本身十分形式化,对每位行政管理人员的基础工作的考核不够重视,考核的结果具有片面性和平均主义,使考核失去实效和应有的激励价值。在岗位设置方面,很多高校还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干部任用和编制级别的终身制,形成了“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式的用人模式。严重影响个人发展空间有要求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总之,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并不是指管理人员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更新学校对于行政管理的传统的观念,转换固有的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做法。只有做到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整体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尽快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才能全方位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霄侠.试论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队伍建设[J].安徽电子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   [2] 越常环.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 (4).   [3] 徐霄侠.试论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队伍建设[J].安徽电子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   [4] 唐忠 唐舒.浅议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J].才智,2008 (22):276.   [5] 徐霄侠.试论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队伍建设[J].安徽电子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7.   [6] 杨毅敏.关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咨 询,2006(3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