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成长的阶梯》这本书,本书从专长心理学研究出发,以新教师到专家教师这一成长过程为线索,剖析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特征,动态性地展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原因与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系列化理念、观点与方法。
书中说第一年是新教师,第二、三年是高级新手,第四、五年是胜任教师,六年之后是经验教师,十年左右应该成长为专家教师。对照自己这一路走来,第一年的教师生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往事历历在目。示范毕业,进行双向选择,我被安排到了离家很远的一所条件非常艰苦的完小,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还有抓全校的体育工作,那时只有一个已经当了爷爷的男教师,任这所完小的校长。每天早晨我都很早就起床,骑着自行车,在乡间的小路上,那时的石子路真叫小,还高高低低,唯一的一条石子路来往也只能勉强两个人能过,要是遇上雨天,那就更惨了,坑坑洼洼,石子都掉到田里去了,路上只留下少得可怜的石子,还有几块高起来的石头,到处是水潭,骑着车就像走钢丝一样,后面的人想赶到前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遇到前面有人时还不得不停下车来让行,每次雨天两只脚都要裹着塑料袋,怕泥水溅到裤子上,可每次到学校裤子上还是免不了留下点痕迹,有时甚至留到了后背上。到了学校,很多孩子们已早早到学校,在操场上玩耍着,一看到老师来了,就急忙跑进低矮破旧的教室里开始了早自修,遇上下雨天我们还会拿着脸盆到教室里去盛水,孩子们会一起找什么地方漏了。最可怜的是那个厕所简直没法去的,破的不能再破了,我们女教师就被安排到了旁边的农户家。学校连一个电饭锅也没有,离家远的老师,只好早早地淘好米,把饭盒拿到村里去蒸的,菜早上自己带来。孩子们则大多是跑回家吃的,难得有自己带饭的,吃过饭后就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同学玩耍。放学时,离家远的老师都一起骑车回家的,虽然条件很差,但大家都能互相照顾,和睦相处。
第一年就教六年级,而且总共就1个六年级,我遇到问题也没地方问,打个电话要跑到村里,所以只有碰到教研活动时才有机会问。不像现在,有问题可以上网,翻阅杂志,拿出手机就可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