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一)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内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狭义的教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但是,却不限于学校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摘要: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功能,是更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提出该观点是由于以下种种迫切需要摘要:
  一、教学环境的复杂性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非凡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水平、家庭条件、亲朋邻里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表面上看,教学环境只处于教学活动的外围,是相对静止的,但实质上它却以特有的影响力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系统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假如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教学环境就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教学环境的内容包括社会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节奏加快,各种社会思潮对校园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而学生是最轻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又被其左右的一个群体。因此,社会信息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一个必须认真加以调节控制的因素。这就需要学校、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结合,共同培养学生。
  二、传统管理模式弊端的改革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如今,我们的管理者─━班主任,经常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现在的学生不知如何去管理"。因为以往,班主任对小学生小到扫把如何拿,大到人生观、世界观都得管,并且一厢情愿地让学生服从其布置和布置,唯恐照顾不周。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再用一种封闭性的观点和办法对学生简单地说"不"和"是"或"可以"和"不可以",收效是甚微的。
  既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那么当然需要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创新。因为21世纪的世界主题是知识创新,它是传统教育理念的断裂。(所谓传统教育理念的断裂,是指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将要扬弃的部分,实际上也是教育的几个千年死结。)教育要面向未来,唯有学会创造才是最佳出路。假如我们挖掘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各界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那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社区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根本着眼点是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因而要想学生全面发展,还必须向社区方向发展。
  三、学生的心理需要需要班主任工作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1、学生对交往的需要
  现在独身子女居多,由于其在家中地位的非凡使孩子缺乏交往能力,但21世纪的人才要求会生存,会发展,会生活,会创造,会交往。因此,班主任除了应创设一个团结的集体,还应扩大学生的交往圈。社区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学会相处,学会关心,学会帮助,增进彼此的了解。
  2、学生对环境的需要
  小学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他们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重视、尊重;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求知交友,施展自己的才能;需要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良好的环境为他们做基础。在三大环境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成长的阶梯,社会是施展才干的大舞台,所以早一日让学生踏入社区,就能让学生在更繁杂、更大的环境中适应、生存,得到有利的发展。
  3、学生对情感的需要
  小学生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四周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首先接受四周人的叮嘱、辅导、说教,而是先考虑四周人对自己的态度。假如这种说教是令人振奋、愉悦、有帮助、有关心感的,他们往往会积极的接受。反之就会消极地接受,从而影响人的活动。良好的社区教育,能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使孩子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和生活。
  4、学生对求知的需要
  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阶段,求知欲很强,这种求知的需要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等方面。因而,班主任工作应和社区教育相结合,除了教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应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求知,这样才能使他们坚强地立足于竞争极强的社会中,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