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破罐子破摔想到——幼儿园教育分析(一)

有句话叫"破罐子破摔",联系到我们幼儿园的孩子身上时,大胆做以下分析。

出现这种情形的可能情况,当主体是孩子时,孩子得不到认可或其他打击后,主动地封闭正确发展的方向,使得自身努力加速下降的情形。当孩子自己产生这种消极的情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给我们的反思是:谁、什么、哪些外在条件或情况导致的、老师或家长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补救;当主体是教师时,为师者抛弃师德产生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思想。当教师出现此种情绪,直接的受害者便是孩子。那么思考:什么情况时教师失去理智说出类似的话语、当教师无法避免消极情绪的困扰时该怎么办。

想到这句话并做出这段分析是基于同某家长的交流谈话:一位妈妈提到自己的宝宝非常的调皮,询问在园的情况等。期间,家长一直透露着"拿宝宝没办法"欲想放任不加干涉的想法。于是"破罐子破摔"浮在我的眼前。

事实上,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总是批评教育,但结果往往又事与愿违。而家长们对大多调皮的孩子的处理方法分两极分化:要么批评阻止,要么放任不管。于是乎,孩子没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更没得到相应的发展。

就拿我班小翔子(化名)为例。他是一个出了名的皮孩子,令老师头大的"泥鳅"宝宝。但分析他的行为,也不难发现:由于外界对他的不认可、批评,使他对老师失去一定的亲热程度;家长的热处理方式(即打骂、批评)使他又气又恼,慢慢的出现了类似"破罐子破摔"的情形。于是,一个恶性循环产生了:皮闹——批评——不服——再皮闹——再批评……对外界闭塞。很不辛的是,我也出现在批评一环节中。但是跳出来观察并分析,其实解决策略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