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随音乐翩翩起舞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音乐的诸多构成因素中,节奏可喻为音乐的“骨骼”,旋律可喻为音乐的“肌肉”,而情感便是音乐的“灵魂”。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感”这条无形的线,让童心随音乐翩翩起舞,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挖掘作品,是萌发情感的条件。
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音乐本身的特点,才能让幼儿去感受、体会音乐的美。歌曲《喜洋洋》具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点。学唱时,我首先让幼儿回忆过新年及传统节日的喜庆情景;其次,再欣赏《喜洋洋》乐曲,启发幼儿去感受、体会歌曲的欢快、热烈;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随着歌曲的内容创造和表现歌曲的情绪。瞧,孩子们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模拟放鞭炮,有的舞起彩带扭秧歌,活动气氛达到高潮。歌曲《摇篮》是一首抒情曲。教唱时,我让幼儿闭目聆听,使他们在甜美的旋律中去体会音乐温馨、柔和的意境,感受躺在摇蓝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听着听着,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摆动起来。这时,我引导幼儿慢慢地睁开眼睛,手拉着手轻轻摇动、有的抚摸自己的手臂扮演妈妈,有的深情地闭上眼睛学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幼儿的情感和作品表现意境完全融合了,他们真正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可见,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情感是幼儿情感萌发的必要条件。
二、创设情境,是培养情感的基础。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情绪更易受环境的影响,一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幼儿身临其境,体验欢喜和悲伤。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展示图片、开展游戏、布置活动区等,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将会起到诱发的作用。在《小司机》音乐活动中,我采用了场景布置、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主动投入活动。活动中一改往日音乐活动整整齐齐的座位,而是让幼儿分坐各个“站台”上。首先把幼儿带入场景中。“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司机开汽车”好吗?在一片欢呼声中,活动拉开了序幕。“开车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红绿灯”、“要走机动车道”、“要遵守交通规则”、“有人挡路,要按喇叭”。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幼儿很快掌握了开车的规则。随着音乐响起,幼儿纷纷开起了自己的小汽车,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活动中,幼儿十分投入,路旁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事前编排好),“呀!老奶奶摔倒了,这可怎么办呢?”我的话音刚落,好多幼儿都“停下车”走上前来询问:“老奶奶,你哪儿疼?”“老奶奶,我送你上医院吧?”“老奶奶,我扶你到我的车上来休息。”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时鼓励幼儿把刚才的好人好事编进歌曲中。幼儿学习的愿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怀着愉悦,带着活动后的余热,幼儿又投入了新的工作。在音乐活动区,他们三五成群,自由创编“盲人叔叔过马路”“被雨淋的大姐姐” “迷路的小弟弟”等歌词,幼儿的兴趣特别浓。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是歌唱活动还是韵律活动,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再如,歌曲《小白船》,在演唱之前,我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在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船上没浆也没帆,它随风飘动,不知要漂向哪里。“美丽的天空,神奇的银河。”伴随着优美的旋律,震撼着孩子们。孩子们从心底喜欢上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歌。音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启发引导,是激发情感的桥梁。
“音乐”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需要教师用简练、生动、准确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热情去引导幼儿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唤起幼儿的美感,激起他们欲望,拨动他们的心弦。 1、 优化语言,激发情感表现。
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工具是语言,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意会。这时,教师就要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从而产生情感体验,更好地表现作品。如《迷路的小花鸭》是一首由两段歌词组成的歌曲,每段歌词又表现了不同的感****彩。第一段表达了小花鸭迷路后离开妈妈伤心、害怕的情感色彩,演唱中充满伤感。而第二段歌词则表现了小朋友帮助小花鸭找到了家,感情的处理是欢快、向上的,演唱中要表现出愉快和兴奋。对于这样的强烈对比,幼儿如自己演唱是不能把握的,要靠老师用语言来激起幼儿的感情。我先引发幼儿讨论:“如果有一天你迷路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么想?”幼儿各抒己见,谈话中流露出伤感的神情。我适时地引导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小花鸭离开妈妈,是不是跟你们一样的感觉呢?”幼儿以物拟己,在演唱中把歌曲所表达的真情演绎了出来。而后我继续以语言引导:“正当小花鸭伤心的时候,这时一个小朋友把它抱起来,送回了家,小花鸭回到了妈妈的怀抱。这时它的心情怎么样呢?”在老师的诱导启发下,幼儿流露出了愉快、兴奋的神情,他们在为小花鸭庆幸。,在恰当的语言启发下,幼儿轻松自然地把握了演唱时不同的感****彩,情感表现恰到好处。
2、 优化动作,促进情感表现。
要使幼儿能正确地理解乐曲的情绪和所表达的内涵,除了语言诱导外,更需要形象化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和表现。《秋天多么美》是一首欢快、优美的乐曲。幼儿欣赏后往往只能从生活体验中感受到:“棉桃妹妹裂开嘴”、“高粱姐姐羞红脸”……,而如何激发幼儿在享受大自然美的同时产生欢快、愉悦的情绪呢?于是我让幼儿欣赏自编的舞蹈《秋天多么美》,当老师扮演小朋友头戴帽子,身背书包在金色的田野中欢蹦歌唱、看看稻穗、摸摸高粱、摘摘水果。学着鸟鸣雀跃,追着蜻蜓时,幼儿再也坐不住了,情绪立刻高涨起来,他们跟着我一起去“郊游”,一起舞蹈。“秋天多么美”,“秋天的果实真多!”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在整个过程中,这种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我表现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四、舞蹈展示,是感受情感的升华。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幼儿会有情感地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后,我便启发幼儿创编动作:“妈妈下班回到家,你看见妈妈想做什么呢?”有的说:“我会扑到妈妈怀里。”有的说:“我会拉住妈妈手,不让她走。”还有的幼儿说:“我会把妈妈围起来。”于是,老师扮演妈妈要求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有的幼儿“抱住妈妈”;有的幼儿“和妈妈亲亲脸”;有的“给妈妈倒茶、敲背” 还有的幼儿和妈妈手拉手跳舞。最后,我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将之串排成舞蹈。这个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天真烂漫的儿童味,感情真挚、朴实无华,而且,由于幼儿参与了舞蹈的创编,表现起来感情特别投入。幼儿纯真的情感在舞蹈的展示中得到了升华。再如《龟兔赛跑》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节奏不容易掌握。如果直接教唱,幼儿不易学会。于是我让幼儿分别扮成小兔和乌龟,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幼儿充分表现了兔子骄傲、自大的性格,扮演乌龟的幼儿也表现出那种坚强不屈、不折不饶的精神。游戏表演特别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当幼儿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角色有了充分的理解和体验时,再学唱歌曲,就轻松自如了。
童心世界是一个多彩的舞台,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在这个广阔的情感世界中,让我们当好导游,用动人的音乐艺术陶冶孩子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启迪他们美好的情愫,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让童心随音乐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