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中教师该关注些什么

歌唱教学中,教师集体活动中组织幼儿学唱歌曲时到底需要"关注"些什么?如何让这样的"关注"真实而有效?通过平时的摸索以及教研课后老师们的评析中,我归纳出了以下几个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完善的方面。

1. 教师的范唱是否适宜。

我们知道,教师的范唱是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新歌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老师的歌声动听、悦耳,充满感情就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例如在第一次欣赏教师范唱时,可以用清唱的形式,帮助幼儿听清歌词和歌曲的节奏;接下来的教师可以用边弹边唱的方式让幼儿倾听,当然速度要慢一点,便于幼儿的学唱;最后,当孩子能跟唱后,教师要适时的退位,逐渐降低自己的音量,让幼儿处于歌唱时的"主体"地位。

2.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当发现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唱不下去时,教师应考虑到自己在组织过程中欠妥的地方,及时找到问题的源泉,修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关注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关注到幼儿的真实需要和感受,这样教师对幼儿的主导作用和影响才能通过幼儿的主体的参与和反应真正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3.材料的提供是否科学、有效。

在新歌学唱中,图谱、多媒体课件、以及情境的创设等等等是常用的教学策略,它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区分不同的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在材料提供时,我们需要遵循的规律是,活动中的教学材料应是孩子已有知识经验所能认知的(避免过分新颖影响孩子的学习),并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

4.活动组织中各环节的融合渗透。

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各环节之间该怎么有效的融合?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首先该做的是定位歌曲的性质,该用何种情感来演绎,在每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走近"歌曲;其次,是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使每个环节的运用为幼儿更好的表现歌曲而服务,而不单单只是为了学唱而设计每个环节;第三,关注前期幼儿已有的经验,就能尊重幼儿真实感受,从幼儿的行为变化中获得有关幼儿发展潜能的信息,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及教育发展目标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5.细节的关注。

歌唱活动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每堂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里我只说说教师在自身歌唱时应注意到的一个细节,首先吐字发音要做到"字正腔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在活动前反复朗诵歌词,注意倾听或请别人倾听自己念的是否清楚,是否自然流畅,是否富于感情。第二,就是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情感态度感染幼儿,要充满感情,以情传情,把孩子带进歌曲的意境,直接感受歌曲的美。

歌唱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东西还有很多,以上这些只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感想:我想教师只有真切的领悟到自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歌唱活动中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而不是局限于约束纪律和简单的传授知识。教师只有对幼儿歌唱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关注在先,顺应幼儿的意愿和兴趣,才能随后处理好教育的适切性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