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主体价值观(一)

<> 社会上的价值观念从来不是单一的,它们总是随着主体的情况而呈现多元化、多样化、有层次的面貌。这是一个基本的、普遍的事实。当然事实上的多元化不等于一切多元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相反,对于每一个主体(比如每一个国家、民族、阶级、群体和个人)说来,价值观念又必然、必须是一元化的、统一的,或者是多种价值观念之间有主有从、有正有偏、有内有外、存异求同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团体的指导思想,如果不是出现了错乱的话,当然就只能是一元而不是多元的。

<> <>所以谈到我国精神文明体系时,首先必须明确:这里指的是国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多样化的、多元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的中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可以高度概括地表述为"为人民服务"。它是科学、先进、完整而有效的价值观念。

<> <>"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简明通俗,却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历史内涵。众所周知,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全部事业的宗旨。所谓"宗旨",就是"根本的、最高的、统率一切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原则"。毛泽东把这一宗旨表述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并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从理论上看,这里所回答的正是一切价值观共有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人"。在价值观中,"为什么人"是确立价值体系的主体和标准:为什么人,就要以他们为价值主体,以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客观的价值标准;为什么人,就要以他们为评价主体,以符合他们的意愿为主观评价的依据。主体和标准问题在一切价值观中都居于统率和决定的地位,其他原则和取向都由此确定。世界上各种对立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在于究竟是为什么人。毛泽东的表述从价值与评价、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高度,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最高原则。

<> <>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随着历史进步而发展。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服务"还只是一小部分最先进、最有远见、富有献身精神人士的自觉价值观,从而还属于个人崇高品德表现的话,那么在共产党已经取得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为人民服务"则具有了全新的性质和形式,意味着它必须成为国家社会的宗旨和制度特征,即成为国家制度、政权性质以及全部事业的根本原则和标准。

<> <>从价值原则的高度看社会主义制度,意味着为人民服务必然要超出思想观念的范围,普遍地贯彻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成为各项事业的共同性质和目标,成为社会实践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说,比起推翻旧制度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贯彻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使为人民服务落实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制度、体制、管理的程序和规范中去,成为它们本身的动力源泉、有效机制和客观效果,并且成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总之一句话,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现实"。反过来,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和效果如何,则直接成为确证和检验社会主义的标志,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事业的兴衰成败。这一点,通过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教训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经验,都不难得到验证。因此,关于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论述,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以展开。

<> <>但是,有些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迹象表明不少人至今还不善于、或者是不懂得要从大局和整体的高度上深刻把握这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对它产生了种种表面化、简单化甚至庸俗化的理解或误解。其主要表现就是仍然把"为人民服务"完全当作一个个体化、道德化的概念和现象,如把"为人民服务"只当成纯粹是个人的高尚道德行为,与所谓古代的"仁爱之心"联系在一起,说成是似乎某种无缘无故的施舍或牺牲;或者以为它只是意味着要求人们去多做一些额外的"好事";甚至以为它就是要人们都去付出无偿的劳动,等等;并且以为它是可以不区分对象、不界定范围、不加区别地向一切人发出的一般号召。此外也有人把它仅仅看作是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要求,仅仅视为"联系群众"的一个必要理由和手段,等等。总之,是完全从个人行为表现和道德化评价的角度去解释和对待为人民服务,从而淡化、转移甚至无视它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之间的联系。这种倾向十分值得注意。它不仅在理论上混淆了许多重大是非的界限,在实践上更将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极为不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