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校级财务部门在改革过程中,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管理对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并促进了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关键词】高校后勤 后勤服务社会化 财务治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现行治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学校办社会”的后勤服务体制,使政府和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治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目前,各高校的后勤改革已经起步,成立了后勤产业集团,但后勤的财务运作并没有同学校完全脱离,还享受国家的经费补助,作为校级财务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改革的进程。学校财务部门应在自身的职能范围中,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治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治理对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治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后勤经济实体资产界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要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前提是要做好后勤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后勤的资产是在过去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拨款购置或利用学校提供条件取得的,均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为做好产权制度的明晰,将后勤资产从高校中划分出来,校财务部门就要同有关单位对后勤资产进行清理、评估和界定。首先,要对后勤改革前的设备资产进行认真全面的清查核对,核实后勤经济实体各项设备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作好财产登记,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后后勤经济实体占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进行产权界定、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合同。其次,对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学校的房产和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可将此作为学校对后勤实体的投入,按双方合同以租赁关系给后勤实体使用。最后,对后勤原有的往来款项、债权债务、各项流动资产进行核对清理,划分归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二、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治理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从过去对后勤财务的直接治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对其进行宏观上的业务指导。现阶段,学校财务部门应履行学校支持后勤经济实体的责任,指导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首先,高校财务部门具备一套完备可行的内部财务治理规章制度,而后勤经济实体由于处在改革初期,财务治理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治理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科学、规范。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应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表,并对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在具体业务上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学校财务部门还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争取税务部门对后勤企业的税收优惠,在政策上正确使用国家对其的扶持减免,从而降低后勤经济实体的有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帮助后勤经济实体逐步实行成本核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行成本核算。高校后勤是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所谓成本是不真实的,它所占用的大量资产是无偿使用的,不付使用费,也不计提折旧。改革之后的后勤企业,应实行企业化治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首先,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分为收入、支出、治理三部分,在收入方面,财务部门要帮助后勤实体积极组织收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初期,学校应将后勤能承担的一切服务项目让其承担,逐步引入招标机制,促使后勤提高竞争意识,转变经营服务观念,转换经营服务机制,努力增加收入,并把住收入源头,防止收入流失。在支出上,要指导后勤严格执行支出预算计划,杜绝计划外不合理开支,努力压缩成本。成本治理上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合理确定成本项目,保证成本真实正确。其次,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后勤实行企业化治理之后,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成本核算上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后勤实体还要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后勤实体要按国家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折旧方法要校级财务备案,提取的折旧费除上交学校作为使用固定资产的补偿外,还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