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改革;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
[论文摘要]面对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特男是师范专科院校应该从转变工作观念、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广开就业渠道等方面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应成为提高办学层次,拓宽办学门径,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走向综合大学的起点。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高校“扩招”的决策,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此后短短几年间高校招生计划增加了一倍以上,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到2003年,扩招的第一届毕业生(专科第二届)人数达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增幅为46%;2O04年毕业生达280万人,比2O03年又增加了68万人,增幅为32%。为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是,随着高教事业的大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了出来。据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离校时未就业人数为52.5万人,2O04年为69.6万人,预计2O05年可能超过75万人,而专科生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就业的难度就更大了。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实行“减员增效”,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实行“精简分流”,加上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
难道我国人才市场已经达到饱和了吗?
让我们放开视野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而发达国家为4o%~50%。从劳动力的知识结构看,以20O0年为例,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占1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25岁至64岁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仅占5.2%,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26%和24%。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并不是因为总量过大,而是另有原因。主要是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体制不健全,缺乏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及规范的人才市场;部分高校盲目扩招,部分专业过度饱和,造成专业结构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区域性失衡;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形成了人才高消费;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陈旧;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适应就业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随着教育现代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加之国家对师范生仍实行在教育系统内“保底”安排的就业政策,教师职业备受社会青睐,报考师范专业的人数大幅度攀升,成为高校招生的一道“风景线”。
我院是一所师范专科院校,受惠于教育系统内“保底”安排的就业政策,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都高达95%以上,“就业难”好像离我们尚远。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师范生就业也必将走向市场,而事实上江苏省师范类毕业生也将在2O05年全面放开,走向市场。虽然目前我国中学在校生人数仍处于高峰,但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1997年,我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2002年,初中入学人数也出现大幅度的回落;2O05年,高中入学人数也会开始下降。我省苏北一些地区农村中小学已经开始撤并。可以预计,4~5年后中学教师也将出现富余和超编。
高校特别是师范专业院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压力,要怎样做才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呢?
一、转变工作观念。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来实现的。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立足于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无形之手”,紧紧把握时代和市场的脉搏,转变工作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这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继续沿袭传统的师范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违背市场规律,必将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丧失生存资格而被淘汰。
因此,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必须确立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更新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构建面向2l世纪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探求新形势下新的人才培养特征,构建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在学生的培养方向上,要坚持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要逐步推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提高选修课比例,建设素质教育通选课,鼓励学生文理交叉、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概念,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不仅是一种文字上的变化,更是对教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改革。师范院校必须相应地改革多年不变的传统教育模式,走综合性大学培训师资之路,实施“3+1”培养模式,即师范生经过3年时间的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后,再进行一年的教师专业训练,从而使培养的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更具“师范”特色,形成学校“品牌”,在与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师范生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并分布在学习的各个时段里,使学生形成“实践――理论学习――再实践――再理论学习”的良性循环。
开创办学新思路,组织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广开就业渠道是高校今后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广开就业渠道
(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完善高校就业体制
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把就业指导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大事来抓。目前我国高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应该说还远远不够。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来看,他们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算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学校从人员设置,经费投入,办公条件等方面都给予极大支持,就业指导部门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而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起步时间不长,我院于2004年3月建立了专门的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制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形成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它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学校的大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OO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所以高校要根据市场行情和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经费投入等要适时地调整和变革,要成立以院长为首的专门的领导和工作小组,构建招生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大经费投入,做到产销顺畅,使自己的毕业生能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这样学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搏击风浪,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