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教育研究(一)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有保护公共环境的主体性意识,但缺少自觉自愿行为l近三分之一的同学知行不一;少数同学缺乏公共环境意识。借助加强劳动意识教育、强化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活动载体等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使之自觉践行。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培育方法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公共环境意识产生于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公共环境的感受,见之于保护环境、维护良好环境的行动中。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见之于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水平和文明素质的高低。
  
  1 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公共环境意识现状如何呢?我们在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中针对公共环境意识设置了“对于吃过的口香糖,您会如何处理?”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观察,即在被试者不知情的前提下,通过分发绿箭口香糖的形式来观察被试者的行为。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及实验观察结果,经分析归纳,当代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的现状如下:
  (1)大部分同学有保护公共环境的主体性意识,但缺少自觉自愿行为。对于吃过的口香糖,有96.50%的同学选择了“用纸包起来扔掉”,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保护公共环境的主体性意识。实验观察发现,对于吃过的口香糖,45%的同学用纸包住扔进了垃圾桶(其中一人没有扔进垃圾桶,掉在了外面,没有捡),有25%的同学直接吐进了垃圾桶,这说明虽然大部分学生具备保护公共环境的主体意识,但却缺少自觉自愿的行为。究其原因,同学们这种维护公共环境的主体性意识程度不高,具有主体性意识说明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维护健康文明和谐的环境是要靠每一位同学的努力付出,但是这种主体性意识很容易受到一些没有公共环境意识或是公共环境意识薄弱的同学的影响,因此在行为上规范不起来。
  (2)近三分之一的同学知行不一。问卷调查中有96.50%的同学选择了对吃过的口香糖“用纸包起来扔掉”,实验观察中有25%的同学直接把口香糖吐进了垃圾桶,有10%的同学吐到草丛中,这表明这部分同学认识到保护公共环境的必要性,但在行动上却没有践行甚至是逆行。“知之愈深,行之愈笃。”知行不一的原因在于对于保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同学只是从公德的角度来认识环境的重要性,但没有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我们周围所处的所有公共环境对于我们个人、社会、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环境意识教育。使之知行统一。
  (3)少数同学缺乏公共环境意识。有2.80%的同学选择了对吃过的口香糖“随便就吐掉”,更糟糕是有0.80%的同学选择了“随手把它粘在一些东西(如桌子、椅子、墙壁、树木等)上”;实验观察发现有5%的同学顺手就让包装纸随风而去,有10%的同学把吃过的口香糖吐到草丛中。表明这部分同学缺乏公共环境意识,并有不文明行为。因此,不仅需要同学们具有公共环境意识,而且需要同学们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实践。
  
  2 培育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的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构建和谐文明校园,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责任意识,对于其步入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大学生公共环境意识的方法与途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