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钢琴演奏的技巧性极强,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练习才能有所成效。在花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每个人的收获不尽相同。掌握正确、科学的练琴方法收效更大,它将使练琴者对步步途径有清晰的意识,较好地把握音乐感受及情绪,从而达到有效练琴。
关 键 词:心到 耳到 手亦到 有效练琴
钢琴演奏是一种复杂的动作技能,技巧性很强,人们需要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这种技能。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学习者存在盲目性,找不到正确、有效的练习方法,花了很多时间,走了许多弯路,事倍功半,却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练习,如何在相同时间前提下提高练习效率,是学习者苦苦追寻的。笔者以为下面几方面,是促进练习者掌握技巧的关键。
一、从心出发
(一)调整好的心态
练琴者应乐意接受正确方法的训练,将时间用在寻找更好的方法上。因为练琴者有抱怨、懊恼,怪自己不够聪明、没音乐天赋的想法,练习是无效的。天分、环境、背景等都不在我们控制的范围内,对于无法改变的部分,不要强求自己,而应勇敢面对,改变可以改变的部分,这是练习之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调整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将使练琴事半功倍。
(二)设定目标,努力实行
“应该弹什么”的概念越清楚,“应该如何弹”的概念也就越清晰。因为目的本身已经推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法,真正伟大的钢琴家的技术秘诀也在于此。当你有了目标,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知道路程有多远,然后制订策略去靠近目标。许多时候,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假如不能一再尝试,坚持到底,就不可能成功,因为我们从不知道成功离我们有多远。其实,有时候成功离我们比想象得要近。尽管有时候似乎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感到前途渺茫,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投入就会有回报。平凡人也有完成伟大成就的潜力和能力。但是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进步需要确定目标、日积月累地努力,大多数的不平凡成绩都是这么得来的。
二、力求形成“动力定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钢琴练习过程中,要建立起运动觉、听觉、触觉等条件反射的高度协调的联系。人体的三大器官――视、听、感觉器官,全身各部的肌肉、腱、骨骼的运动,以及神经系统的各个传导器官,都在积极运动,形成一个以大脑为中心的视觉-运动-听觉神经系统的循环回路。要保证基本动作正确的神经支配及肌肉组织的均衡发展,是需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逐步形成一种“动力定型”,也就是演奏的技术技巧和技能。
实践告诉我们,尽管你的主观态度是积极的,练习勤奋而且是努力的,但是若没有正确的目标、正确领悟练习的要求、正确的动作观念和表现,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就像没有目标的航行,终不能到达目的地或远离正确的目标。目标确定之后,就具有引发、导向、激励的作用,形成主动练习的内部动力。因此,练习者明确了自己在近期要解决的问题,在单位时间练习中要达到的数量、质量,“练什么”“怎样练”都必须有计划和步骤。这样,就可用最少的时间,较快地形成一种“动力定型”,获取最佳的练习效果。
三、聆听使练习得到反馈的调节
积极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听觉,是有效练琴的重要方面。
(一)反馈活动能及时纠正错误
听觉信息反馈是音乐技能形成的生命。反馈指一个系统输出的信息,再返回来影响其输入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及时了解练习结果的过程。技能的形成是多次反馈活动的结果,如:在钢琴练习中,《红头绳》(江静编曲)第一段是三声部织体,右手是高声部旋律,下声部是衬托音型声部,左手是和弦伴奏音型。在这三声部的练习时,能否听到力度层次?各声部是否清晰流畅?聆听,能够帮助自己听到演奏的音高、音色、力度、和声、音的均匀、情绪、踏板等。通过反馈调节,随时为自己找到不足之处。纠正、修正错误。设想一下,一个失聪的人,听不到自己的演奏,所有的练习都将是枯燥,令人厌烦的,难有坚持的动力。当练琴者能用第一次练习结果来影响并强化第二次练习时,就能更好地进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