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自治的拓展(一)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代写论文和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学生自治才有其存在和拓展的空间。目前,学生自治呈现两种态势,一是学生通过自治组织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二是倡导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学生由于学识和经验有限,学生自治的拓展必须在学校制度完善、机构健全和经费保证的条件下实现。
  关键词:市场经济;学生自治;学习自由;拓展
   
  所谓“学生自治”,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意大利波隆那大学,学生组织“同乡会”和“行会”成为“治校”的管理者,学生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全面负责主管校务、选聘教授、规定学费、决定授课时数等。学生对教师的粗暴程度比教师对他们的态度还要厉害。这是学生“自治”的一个极端,这种“自治”没有也不可能沿袭下来。长期以来,中国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背景下发展,高校体制行政化,权力高度集中在校长或书记手中,学生自治的空间仅局限在学生会。然而,学生会所扮演的角色也极其有限,他们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向学生宣传和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传达和执行学校党政部门对学生工作的意见和精神,充当着准学生自治组织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独立自主观念显著增强,要求维护其正当权益的呼声大大高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参与学校的管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意愿,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学生所关心和期待的,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自治的发展,学生自治才有其拓展的空间。
  
  一、高校学生自治拓展的外部环境
  
  1.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高校享有自主权,为学生自治拓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属物,大学的一切行为均听命于政府,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从未有过大学自治、学生自治的说法,国家对大学实行供给制,政府既是大学的举办者、行政管理者,又是事实上的办学者。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大学自治是缺乏必要的前提的,直到改革开放后,大学的自主权问题才日益受到重视。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这才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并从招生、调整和设置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和合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财产管理和经费使用等七个方面具体规定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权、办学权的下放,国家政府不再过多干预高等学校内部事务,学校内部的权力配置也日趋合理,学生权益日渐显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倾听学生的呼声,学生在学校事务中也有了更多的参与决策的机会。2005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规定》,该规定凸显了“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学生申诉制度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对于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治的权限具有重大的意义。
  
  2.市场经济有偿平等服务的理念为高校学生自治拓展提供了权益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独立自主观念显著增强,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大大加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的主张。缴费上学把有偿服务与平等性引入了教育体制,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由主从关系变为平等有偿的服务关系。从市场角度来看,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而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应当享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拥有一定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学校的管理对象。学校做出的决策要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在涉及学生利益的权力运行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代表参与。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信息拥有知情权。学生具有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确定学业进程的权利。学生对学校是否按照国家政策法规收费,教师的教学情况是否良好,各项评比活动、竞赛活动中是否公正公平,具有监督权。学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处理意见及有关规定具有申诉的权利。市场经济使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逐渐改变,他们从单纯的教育者的角色转变成为教育者、服务者和被雇佣者的统一体,学生作为消费者其权利得到了延伸。学生权利的延伸为学生自治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3.网络等社会媒体为学生自治拓展提供了民主参与的实践平台
  网络空间是一个平等、自由、宽容的思想交流平台,各种思想观点都可以在网上交流、碰撞,大量的网上信息与评论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许多高校,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如学生会、社团等都有自己的群体版面,他们不但利用网络开展各类活动,而且在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校园BBS、博客网站以及个人网站等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目前,最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议题是学校内部的改革政策,后勤、网络、行政等教学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问题,校园突发性事件和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治组织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学生自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学校相关的政策,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网络拉近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自治拓展提供了平等交流、民主参与的实践平台。
  
  二、高校学生自治拓展的形态
  
  学生自治是指学生成立自治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其主体特征是学生在大学里发挥学习自由以及实现民主参与。“学生自治”的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自主性与自律、独立能力。通过学生自治,让学生“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这样,“问题解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就会使他们在自治生活中不断提高道德行为和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上的经验不断地得到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自治形态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