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围绕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命题,理论界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有的着重探 讨 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有的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还有的学者就文化体制 改革的发展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不仅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 化, 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拓展。
关键词:文化;文化体制;文化体制改革
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有学者回顾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这三个 阶段的特点:1978-1991年为改革的酝酿和初步展开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任务虽已提 出,但由于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成效不彰;1992-2001年为改革的稳步 推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于 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意义和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仍不够充分;2002年至今为改革实现重大 突破阶段,这个阶段的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提 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赞同这一观点。
也有学者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历时近20年,针对长期以来 我国事实上实施的艺术表演团体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体制在进入新时期后逐渐显露的弊病,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转发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 两个“意见”;90年代,文化部又在艺术表演系统或行业内先后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 国办(或曰国营)艺术院团的布局结构调整、推行演出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全员考评聘任、 实行演出补贴办法、项目承包、剧组独立核算等不同形式的宏观和微观改革。第二阶段是进 入新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艺术院团进行了内并外联、重组挂靠等超越艺术表演团体 系统甚至文化部门范围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并对二十年来文化体制改革进程进行了总体评价 :体制内改革快于体制外改革,外层制度改革快于核心制度改革,基层单位管理制度改革快 于文化行政体制改革。
有的学者还对阶段性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介绍了1978-1981年这十年 间艺术表演团体、电影、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体制改革概况,总结 了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将理论探索和文献资料荟萃集于一身。
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
我国自2003年6月至今,中央确定的部分文化体制改革的 试点地区和单位在实践中,积累了 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从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深化文化事业内部改革、探索新闻媒体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推动结构调整资源整合这 四个角度,对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9个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稳妥落实改 革任务的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提供 了典型示范。指出, 公益文化单位的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创新体制、转换机制的改 革取得积极进展。在公益性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方面,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在加大国家投入的 同时,重点推进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 服务为着力点,取得成效。例如,国家图书馆和一些试点省市图书馆以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 革、建立科学岗位管理体系为重点,实行岗位分类、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按岗定酬、优劳 优酬,实行事企剥离和后勤改革,完善了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重庆 市依托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和红岩革命纪念馆新组建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开发中心,把“红岩联 线”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以红岩文化资源吸引游人,以旅游收益支持红岩文化的建设,两 个效益显著。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神,文化系统的博物馆 、图书馆、文化馆率先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家话剧院、中国文 物研究所、上海中国画院也结合自己的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中宣部课题组在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调研的基础上,发布2007年年度报告指,2006年是我国 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转入全面推开的第一年,态势良好。目前全国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地级 市已达117个。广东、浙江两省已全面推开文化体制改革,从总体看,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呈 现由东往西剃度推进的态势;全国23个省(区市)组建了新华发行集团;新闻媒体的剥离转 制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三大改革;2006 年73部影片海外销售收入超19亿元等。
(二)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着:第一,制定和完善与WTO规 则接轨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的挑战。国际版权保护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最 重要的问题之一。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如果没有公开有力的法制 保障和制约手段,就很难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欧美发达国家统计资料表明,凡版 权保护不力的国家,音乐出版业的收入就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0个版权保护最严 密的国家音乐出版业总收入占全球的90%。为此,我们必须适时地迎接这种挑战。第二,严 重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的挑战。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相结合的产业,也是体现先进生 产力发展要求的产业,因此是一个特别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的领域,这些都对我国的文化产 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结构,特别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层次明显偏低 ,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懂得市场运作、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 型文化产业人才更加紧缺。随着国外文化产业集团抢占我国文化市场,必将引发新的人才争 夺战,对人才储备不足的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有的学者还认为,我国文化 体制改革面临着大力提高文化市场竞争力的挑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面临 国际文化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三、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及目标任务
有学者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应遵循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 的方向前进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坚持逐步推进的原则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改变文化生产领域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方面 ,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学者也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各项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的统一;坚持遵循艺术生产和市场经济两个规律;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 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的原则。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六个结合”,即文化体制改革 要与优化管理制度相结合、与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相结合、与壮大文化产业相结合、与推进文 化市场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与拓展健全文化投融资渠道想结合、与完善各种服务机制相结合 。
有学者认为,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首先必须确立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体系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制、实现文化产业化的经营 、创造优越的文化创新氛围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大军。进行文化体制 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文化的先进性、增强文化的发展活力和作用。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文化体 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 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 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 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 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 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这是官方的比 较权威的看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