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超越: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考(一)

[摘要]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文化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是文化现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三重困境,只有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现代文化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朝着文化和谐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困境;现代文化模式
  
  文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文明发展程度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但文化又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文明的简单派生物和附属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需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段话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
  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正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文化,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一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就决定了和谐文化的内在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泯灭文化差异、实行舆论一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变革的空前深化,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个现实之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应该是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由多种多样的文化相互协调构成的和谐的文化状态。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是文化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所强调的那样,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现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内在地蕴涵了现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理念。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作为思想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必须能够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使传统文化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建设和谐文化面临的三重困境
  
  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没有经历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与旧的经济形态、社会关系相联系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现、道德观等还会在社会上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的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大量涌入并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仍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基本的经济制度,社会上还大量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这个现实使我们要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困境,不解决这些矛盾,就无法走出困境。
  1 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困境。中国作为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它的现代化进程不是一个内生的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一个由外在已有的现实目标参照下的向内移植创新与追赶的过程。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由此,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遭遇了来自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中华民族也就由此开始了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缓慢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虽然都是西方现代文明,但中华民族最终排斥了资本主义理论而选择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中以“大同”、“平均”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某些特征惊人地契合,而西方资产阶级追逐利益的商品经济观念,却遭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重农抑商观念的强烈抵制,强化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和选择。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上表现出的顽强的内在延续性,没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的契合,现实社会主义绝不会在中国产生。
  但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与作为马克思主义主要思想文化背景的西欧近代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以大一统、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的文化传统在价值取向上更重视共性和共同利益、更重视平等(实际上是平均)的观念,从没有提倡过个人的人权、自由、理性和民主等理念。所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现实社会主义,在行为方式上更加注重强调公共性、统一意志和集中行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虽然和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相似,但就本质来说它与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观念有着天壤之别,如:马克思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而在中国,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平均主义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所谓大同世界。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在中国建立以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它的发展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将不可避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反现代因素天生地具有制约现代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又以其固有的社会传递规律和顽强的惰性将这些反现代因素印刻在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对这些反现代因素的消极影响认识不够、防范不够,就可能影响到现实社会主义的良性发展,甚至成为导致现实社会主义种种危机的总根源。  2 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困境。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经济全球化绝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全球化。历史经验表明,与武力征服和直接的资本入侵相比,文化的征服对一个民族来说更具决定意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传播并不全部是一种民族文化对另一种民族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是一个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整合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各种民族文化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如何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化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实现文化的有机整合。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就面临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科学地制定面对文化冲突与整合的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化开放性和民族性的问题。因为,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和又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辩证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闭、与世隔绝的。与其他国家、民族发生经济文化上的接触和交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成果虽然是全人类所共有,但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表现风格往往是民族的,而引进、学习外国、外族的先进文化,也必须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中,使其民族化。  3 市场化所带来的文化困境。市场经济是已被世界现代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最佳选择。但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因市场经济而产生的深刻的文化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作为劳动的产品,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成果,它凝结着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另一方面商品中所凝结和体现的文化因素又是以社会关系和人本身的物化这种特殊形式实现和表现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又是人本身的否定形式。这种商品所体现的社会进步和人本身发展的矛盾,也就是文明和文化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对特殊利益的无止境追求,往往会使人们在人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等问题上产生极大的心理矛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物质上极大丰裕,人们也不会感到幸福;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在客观上使基于特殊利益的个体价值取向与基于共同利益的集体价值取向处于矛盾分离中。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用普遍的、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整合的作用,使社会的进步和个人发展成为一个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过程,把个人生活的特殊性同社会进步的普遍价值融为一体,就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超越困境。建立现代文化模式
  
  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向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发挥出现代潜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建立一种既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又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利益,凝聚各种文化力量、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模式。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所谓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是指用能够反映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个人与国家、个体与共同体间休戚与共的关系的意识形态;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并将这种聚合心理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方向,转化为统一行动,以达到共同体或民族国家有效的内部统一和社会控制。在当代中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的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具有引领和排斥两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引领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推进社会和谐的基本目标来展开的,它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共同理想。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抵制和消除落后、腐朽思潮的影响,推动和促进先进、文明思潮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培育共同理想,形成强大的社会向心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功能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把握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正确方向,也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着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必须在和谐文化建设实践中,积极倡导、培育和巩固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此来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其次,对非主流文化的适度排斥。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积淀,它不仅只是积累着群体和社会的经验、智慧、理想,也包含着迷误、偏见或强势集团的偏私意图。因此,文化的自由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人类的进步,它也可能导致冲突、迷茫甚至极端的堕落,而且各种文化主体的自利本能往往造成意识形态的离心倾向,并造成人们思想的迷茫或波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依据各种文化的性质、企图和利害相关性的差异进行排斥。当前,由于社会处于剧烈变动转型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的相对开放,各种思想文化的普遍盛行,压缩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流行时空;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种种混乱;传统文化的复苏,精华和糟粕并存,封建思想再兴余波;宗教文化的广泛传习,冲击了人的生存信仰;庸俗文化的泛滥,腐蚀了社会的精神领域。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事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根本问题,明辨是非,旗帜鲜明,保持应有的战斗力,使危害社会和谐的思潮没有兴风作浪的机会。
  排斥的合理性在于维护社会文化自由发展的基本秩序。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一旦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人们的思想就会出现混乱,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但是,如果文化排斥超过一定的度,就可能造成意识形态的僵化。意识形态的僵化不仅极大地限制社会文化的自由发展,同时也使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缺乏必要的自省和进化的动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方面同样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因此文化排斥必须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