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孩子-----浅议弱势儿童的孤立行为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在对幼儿的常期教育主观察中,经常会看到他们因为各种交往问题而感困惑。幼儿在入园以后,接触的幼儿比较多,幼儿们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他们在享受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不时的因为同伴间的争执而烦恼,幼儿通常通过比较来自我认识,就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判断,如我的个子高吗?我跑的快吗?他们也从同伴那里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首先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就要开动脑筋,要安排角色,要组织活动,可以充分利用他自有的经验,大大发挥孩子们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可以学会相互交往、相互适应,独生子女习惯于另人适应自己的需要,而很少感觉到自己去适应他人和环境的需要,小伙伴在一起玩就有交往,有交往就有适应的问题,有的孩子在家很娇气、很霸道,这种性格都是不受小伙伴欢迎的,他们喜欢能力强的幼儿,会出主意而又随和的伙伴,为了和小伙伴一起玩,娇气的、霸道的很容易懂得他们不能在像家里一样任性,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孩子逐步自然的放弃自己的优越感,学会忍耐、适应,那些在家和成人玩游戏只能赢不能输的孩子,这个时候也只好认输了,这些在与小伙伴一起时受到锻炼是家庭中做不到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再其次是可以充分反映出孩子的个性,一个孩子一个样,不仅外表不同,性格、爱好、能力都不同,这并没有好坏之分,在游戏中很自然地出现小头领,他在小伙伴中有威信,能把大家组织起来,指挥得体,有的孩子头脑灵活,会出主意,是个小参谋,有的孩子特别守纪律,当然也有爱捣蛋的,也有没常性的,也有哭鼻子的,但他们都会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得到锻炼,也就是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
我对班上的两名性格、能力迥异小朋友进行单独谈话调查和分析。
李普昊小朋友自从来到幼儿园之后,就不太爱和小朋友接触,单独一个人玩,我询问过昊昊的母亲,昊昊在家表现怎样,他妈妈说:在家里愿意和比他大的孩子玩,几乎不和自己那么大的小朋友玩,我觉着昊昊独立游戏是自主的,不爱约束的活动,不是没有搭人伙伴不得不退出伙伴集体,自己一个人玩,独自游戏是自由的、放松的、随便的,所以许多幼儿乐意一个人单独。第二个小朋友萌萌以往十分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玩也愿意参加到伙伴的集体中去,但是由于没有人愿意和他们玩,他出于迫不得已才一个人玩。
对于这样的小朋友,教师要多鼓励和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交往,例如:在体育游戏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小朋友在一起游戏,学会轮流、等待、分享、合作、帮助等社会行为和技巧。
二、教师投放活动材料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既要提供充足的材料,保证幼儿顺利的游戏,还要有意识地投放一些需要幼儿互相合作,共同操作游戏的材料,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具体的游戏中,要刻意的安排给弱势儿童一些角色,如以昊昊和萌萌为主的进行一些游戏,要让他们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产生融洽性,能够和小伙伴们搭帮。
三、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细心观察每个不同个性的幼儿,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交往,在班集体中,幼儿的个性千差万别,有的外向开朗,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善于出主意,有的则内向胆小不敢也不知道怎样和小朋友玩,还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常常有破坏捣乱的行为,教师要善于观察不同类型的孩子,引导内向的孩子参加到同伴游戏中来,让他们体验交往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幼儿园教案网]
四、教师通常希望孩子遵守集体规则,可能经常表扬一些乖孩子。这种倾向性对幼儿评价同伴产生了重要影响,幼儿对乖孩子普遍评价较高,愿意与他们交往,原因是老师喜欢他,我就喜欢他。
五、自己能否被同伴接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伙伴的看法,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幼儿,更在意他人是否喜欢自己,所以获得同伴的认可,是幼儿与同龄人交往时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其实,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里装的可不仅仅是这些,许多有趣的心理现象是教科书上没有涉及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们,许多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教育者的身份,带着好奇走进纯真的童心世界,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