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当择校成为“流行”
问题衍生一大堆
记者调查了一下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以前并没有出现过择校这个词,南京鼓楼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介绍:择校始于1996年,风靡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刚开始择校费无上限,有的学校以出钱多少(最多不超过五万元)再做选择,用钱限制了一些想择校的人,后来规定择校费是1.5万元,可以说打开了择校的大门,中国的父母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大多数城市里的家长1.5万元还是出得起的,择校也就更流行。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想选择自己所向往的学校。
择校带来的后果是教育的不均衡化,名校每个班五十几个人,试想每年的生源就这么多,一般的学校就会收不到学生,市教育局规定,孩子上学需先到所在的施教区报名,有的学校报名时是三个班,到开学时只剩下两个班,有的甚至出现一个班十几个人。每当到了放学时,名校门口小车云集,什么牌子都有,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校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而到了放学时,家长不能按时来接孩子,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名校附近出现了这样的产业化服务,中午的小饭桌每人每月从250元-400元不等,中午管吃饭,下午管接人,家长额外多花了许多钱,而只要有学生,这样的从业者就不会下岗和失业,家长最担心的是饭菜卫生、放学后所到人家的写字光线、用眼卫生等问题。
有一位校长说,现在有的人要取消择校费,既对也不对,能择校的是什么人,取消择校费如果政府真的能做到一个都不准择校,那是很公平的,否则将会产生更大的不公平,有的人既享受到好的学校,又不用交费。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有自己的家,可你觉得别的人家比你家还好,你想享受免费居住,行吗?
南京某资深教育专家:要想彻底改变择校的现状,在校舍和校园设备配备都到位的情况下,让教师队伍也均衡化,实行教师轮换制,教师每几年轮换一所学校。鼓楼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实行名校和一般学校相互结对“菜单式”的服务,即一般学校向好学校提供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学科,好学校定期派教师上门指导和备课,另一种办法是实行教师委派制,将好学校的老师委派到一些学校进行交流、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