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捧起《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时曾有一个闪念,想放弃读下去。看书名、读目录,心想不就是日常的教育随笔与札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随着一页页翻阅,原先的想法也随之一点点改变,一口气用两天的时间全部读完,还不时在书角处做上一个小标记(因为唤起了自己的共鸣)。
就像编者所序,《建议》读来亲切、实用,她不象纯理论读物那样体系庞杂,内容艰深,令人望而兴叹;亦不似纯实用读物,实用有余,但对教师的能力提升与发展帮助不大,甚至有时会限制教师的创新与反思能力。她以对话的视角,收集了以一线教师为主的建议:"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让孩子爱我们"、"听孩子的话"、"挤一点时间来反思"、"做一个有协调能力的班主任"、"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像热爱工作一样热爱生活",从职业责任到教育实践;从热爱工作到热爱生活;从教师的外在行为到内在心灵,内容全面,涵盖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使大家在每篇文章中找到自己工作的影子,进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在文中第二辑中有幸看到邵老师的建议《使操作材料更具吸引力》,有点喜出望外,在高研班学习时就一直为邵老师广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幼教理念所折服。一直清楚记得邵老师反复跟我们强调:要用好所提供的材料,把价值放到最大。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教育在于给幼儿创设学习的情景,帮助幼儿在与情景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并让幼儿操作材料,在幼儿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活动前,教师应该对活动的目标进行分析,本次活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围绕目标有选择准备材料,并把材料进行分析和组合:哪些是直接为目标服务的?哪些材料还有其他的价值所在?尽量把材料的功能挖"尽",把价值发挥到最大。
记得一个中班活动《找朋友》,其目的在于从"寻找联系"这一关键词入手,帮助幼儿梳理生活中常见事物之间的关联,建立初步的逻辑关系。活动第一个环节介绍自己的朋友,说说成为朋友的理由。第二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用幼儿熟悉的"花"作为话题点,从外在到内在帮助幼儿梳理事物间的关联。在为花找朋友中,教师就运用了一个有多个花瓣的的布偶花朵,但在设计这朵花时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当提出花需要谁?谁会需要花?的话题后,每当孩子有一个答案,教师就会揭开一片花瓣上的遮盖纸,呈现出的不仅是幼儿所说事物的图片,而且后面花瓣的颜色是七彩的(其中有两片分别是深浅两种蓝),这正是教师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在增强活动趣味性的同时,融入了颜色认知、点数、事物关联等元素,为幼儿提供多元信息。而第三个环节是利用卡片进行配对找朋友游戏。在此环节中,材料的投放又是巧妙,卡片有图式的、汉字的,不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有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同时卡片上所选的物品又是多元的,可以和这个相关联,又可以和那个相关联,真可谓是整合了尽可能整合的内容、方法、资源,用"尽"了材料,对培养"多元视觉"的孩子具有极高的价值。
再如小班活动《风铃叮当》,活动的目标是尝试制作风铃,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虽然目标落脚在制作上,但在活动中教师在材料上巧做文章,整合多种资源和内容,促进孩子多方位的发展。首先收集不同材质的材料(木质的积木、塑料瓶盖、吸管等)按类摆放在活动室前面,然后引导不同组的孩子根据组内提示拿取材料,有的可以是看图示拿(拿什么?拿几个?);有的可以通过感官触摸拿(毛的、软的等)。在制作的时候,有的可以按材质交替串;有的可根据颜色交替串;还有的可提供不同硬度的串绳探索怎样的绳子更好串……。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不仅仅在动手制作上获得体验,还有对交替排列的体验;对颜色的感受;对触摸决的发展;对不同材质的了解……等等,
就像邵老师文中所说: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品,如果我们只是把它们当作单一功能的东西使用,那就太可惜了。我们应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把生活中的资源转化为自己实施教育教学的载体。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只要加以筛选、重组、加工、挖掘,就能赋予丰富的内涵,就能使简单的东西演化为令孩子们兴趣盎然,又能促进孩子多元发展的高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