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之我见(一)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图书馆工学结合服务工作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也要随之作好服务工作.本文通过对提高高职图书馆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服务工作认识,根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主动服务新模式。
  
  2006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2006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标准之一。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纷纷思考和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柱的图书馆,如何适应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变化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课题。笔者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主动作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试作浅析。
  
  1提高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认识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近两年来职业教育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坚持工学结合办学思路,打造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我国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就是要实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图书馆素有“学院的心脏”之称,是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高职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文献资源的管理部门,其发展局限于收藏文献资源等方面,读者服务工作也仅仅围绕图书借借还还,图书馆处于座等读者上门、“守株待兔”的被动式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断深化,高职图书馆必将被赋予更新的形式、更新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要及时调整方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意识融入图书馆事业中,主动抛弃一切不适的观念和行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拓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统领和指导图书馆实践工作。从而更好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提高高职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2.1文献信息内容的转变
  随着高职院校加快办学模式的改革,学院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都发生变化。学院注重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导向,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学习内容,并合理设置实习的课题和进行技能的训练,以适应企业的生产实际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根据学院办学模式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加强图书馆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以职业道德为核心,调整和充实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学院教学改革的需要,尽可提供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学生到企业学习或实习所需的新内容。
  2.2读者利用文献资源方式从集中借阅转向分散借阅
  在传统的文献资源借阅服务中,读者一般只是到学院所在地的图书馆借阅资料。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读者有大量的时间分散在异地的企事业各个学习地所进行学习或实习,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对象扩大到整个社会各地,学生所到学习或实习各个地方的用户都是图书馆服务对象只要有计算机终端联网或信件能到达的地方,都能接收到图书馆信息资源,读者从集中到馆借阅到分散各地借阅。
  2.3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向广泛性和及时性转变
  过去,读者文献资源需求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本馆所有收藏的馆藏文献资料上,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由于信息技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用户提供了寻求广泛信息和及时性带来了条件,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不仅是馆内藏有的文献资源,还包括馆藏以外的文献资源;也不局限于纸质文献信息资源,还有电子文献信息资源。读者更多地使用他们最需要了解有关与自己本专业以外的最新的网上信息资源,而这些文献资源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网上各个文化和科学研究领域,因此,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构成了他们现在的特点。
  2.4服务手段由传统方法向现代化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高职图书馆要利用远程检索系统及校园网将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使学院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图书馆馆内馆外的读者都可查阅本馆的文献资料,打破了图书馆的围墙,并可在网上办理预约、续借手续,还可以推荐优秀书目、最新书讯。特别是通过因特网、校园网、发E—mail传送文献信息等,读者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域限制提出咨询问题,图书馆可利用常见问题解答数据库(FAQ)、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在线交流、共同浏览(Co-browsing)等形式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案,实现图书馆与师生的双向交流。
  
  3高职图书馆主动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作好服务新模式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立身之本。“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其馆舍、资源、设备、人才的良好条件,针对其用户的特点,探索服务新模式,开展全方位的主动服务。
  3.1更新服务观念,牢固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
  图书馆自身的存在并不能表现其价值,其价值只反映在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上,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牢固地树立起“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才能更好地为全院师生员服务。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图书馆在计划经济模式铸就了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图书馆处于守着图书馆内座等读者上门被动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更新图书馆的服务观念,首先要树立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已从收藏图书、报刊等印刷出版物扩大到收藏各种形式的知识载体,打破图书馆收藏的单一性,扩大图书资料情报的收藏范围。其次要树立现代大图书馆的理念,改变“小而全的封闭状态。这样不仅能提高各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而且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更有利于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再次要树立以人为本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改革封闭被动的服务方式,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如想方设法增加文献借阅开馆时间,尽可能实行开架借阅,加强对读者的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
  3.2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没有文献,图书馆的工作将无法开展。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当今文献数量呈激增的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文献无论在形式、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