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爬坡年,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值得思考。文章以湖北十堰市为例,简要分析了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特殊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可资借鉴的八种模式选择,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中西结合部;十堰贫困山区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占国土总面积近七成的贫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湖北十堰市为例简要分析了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一、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特殊问题
1 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掣肘。位于中国中部的鄂西北山区十堰,地处秦巴山脉,是鄂、渝、陕、豫四省市交界结合部,地跨东径109度11分~111度16分,北纬31度30分~33度16分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日趋加剧,已成为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公用设施发展滞后,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从1999年开始,十堰市连续五年持续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十堰市目前公路、电视、电话村村通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十堰山区耕地资源十分狭小,人均占有耕地0.7亩,其中水田只有0.22亩,旱地大多为坡地,几乎全靠望天收。但丰富的山场资源、小水电资源蕴藏着取之不竭的财富,利用山场资源,培植壮大柑桔、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草食畜牧业等特色支柱产业的潜力巨大。但由于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成熟、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息闭塞、缺少资金扶持等因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带有趋同性和滞后性,致使十堰市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增产不增收,使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在总量上与其他地区有拉大趋势。
3 农民文化素质低、困难群体庞大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文化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的一大症结。目前,由于农民受生计所迫,外出务工多和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等等,贫困山区陷入了人口多但新农村建设合格主体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为:(1)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调研统计,外出务工人口占到劳动力的60%以上,有的甚至举家外出打工。目前,在农村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劳动力,稍有一点文化和门路的都离开农村外出谋生。留在农村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要么就是文化素质太差无法在外谋生的,即人们戏称的“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2)本主人才极度缺乏。据调查统计,文盲和半文盲的劳动力规模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3)农村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也助长了小农意识。调查显示、70%以上的农民对集体缺乏认同,只关心自己家庭的生活如何提高,对投工投劳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村支两委很难调动劳动力从事农村公益事业。这样的人口结构和心理状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得不到政策充分支持、政策性实惠少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又一憾点。十堰市地处中西结合部,虽亦中亦西,但既享受不到西部的政策优惠,也没有中部的区位优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匮乏。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扶助农民的优惠政策,但山区农民所得甚少。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产资料补贴、农机补贴,虽然省里给予倾斜,但农民人均得到实惠只有30多元;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山区农民不仅不能从中得到好处,反而因粮价上涨增加了农民购买口粮、饲料的支出,加重了负担;国家和省里向粮食大县倾斜的政策,如优粮工程、沃土工程、高产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山区基本没有项目,基本没有得到实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由于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因而十堰市在新农村建设和运作上,因地制宜,探索了八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1 资源集约型新农村。即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建立起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十堰市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应注意提高技术水平,改进设备和生产方式,克服粗放式经营,加快资源集约型经济建设。
2 工业企业型新农村。即在“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的个别农村,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拉动力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
3 特色产业型新农村。邸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依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专业村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如郧县自浪镇杨沟村143户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按照“发挥优势、退粮种姜、富民强村”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经过5年努力,将本村643.8亩耕地全部种上黄姜,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洋楼村”、“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