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地推进,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理性、渐进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而不能搞“模式化”。一、新农村建设中“模式化”的具体表现所谓“模式化”,就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对待事物、推进工作、处理问题上所形成的所谓具有“经验性和实效性”的固有的、惯性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定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维的模式化。习惯于对上级的决策和部署言听计从,只唯上、只唯书、不唯实,致使形式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严重,不能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精神,推进工作。二是工作标准的模式化。由于缺乏对全局情况的全面了解,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总是习惯于以“一刀切”的方式将多样化、复杂化的问题简单化、模式化处理,习惯于以“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方式搞统一标准、平衡推进。三是工作行为的模式化。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干部还没有完全彻底地从传统的行为定式中解脱出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往往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习惯于以老办法推进工作。这种惯性的、僵化的行为方式的存在,必将对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新农村建设搞“模式化”的危害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就现实情况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客观实际,搞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模式化”,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形而上学行为,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一是必将破坏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其需求的多样性,如果各地都目标一致地把道路、桥梁、房屋等硬件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主攻点,实行定时定量统一集中推进,势必将大幅度地增加对砂石、红砖、木材等所需材料的需求量。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需求的无限性和利益的驱动性,必将导致无序地、掠夺式地大量开发江河沙源、山地黄土资源、林木资源和石料资源。各种江河、山地资源的过度开采,势必将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二是必将影响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生产发展,但基于其长期性和艰巨性,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近期的显绩,往往会把工作的首要任务定位在道路、桥梁等易于看得见、摸得着,易于体现政绩的“面子”工程建设上。且为了早见成效,快见结果,多出“政绩”,大搞强迫命令,制定高标准,下达“死任务”,实行一个模式大力度推进,致使工作重心严重偏离,抓表面政绩的手硬、抓发展这一实际政绩手软的问题必将凸现,势必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这与全党、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要求及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主旨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随着硬件设施的硬性推进建设,在国家不完全投入、需要地方匹配的情况下,必将进一步加大地方的筹资筹劳力度。这将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加重各级财政、集体经济和农民负担,进而导致各地谋求再发展、农民投入再生产的能力更加脆弱,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将倍加困难。三是必将抹灭文化传承。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发展历程有着不同的文化基础和特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不注重文化的特异性,强求千篇一律,以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为标准,一味追求目标的一致性,就会抹杀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就将对各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三、新农村建设避免“模式化”的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规划的科学性、民意的倾向性、试点的代表性、形式的多样性、投入的合理性、推进的适时性”的根本要求为指导,从解决发展最需要、农民最企盼的现实和长远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实做到“五个避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