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集团(G8)峰会昨日在德国海滨城市海利根达姆举行,此次会议就气候变化、发展援助、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均衡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而全球气候问题被公认为是本次会议最受关注的议题。
据了解,目前有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到期。在八国首脑会议前,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各国准备了新的协议文本,内容包括承诺在2020年前将能源效率提高20%,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降低50%等。
气候问题带来巨大商机
联合国日前发表报告指出,世界必须立即着手适应气候变化,否则不出几十年,人类将面临数十亿美元损失并遭受巨大的苦难。他们表示,必须首先采取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如防御海洋灾难,采用新的农业形式,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措施需要多年才能见成效。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预计,到201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摄氏度。气候变化可能导致2010年就有5000万人成为难民。在非洲,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将至少是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10%。而采取行动帮助贫穷国家适应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暴风雨、干旱及水灾增加,可能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导致的难民数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伊沃・德布尔表示,精确测算调节气候需要的成本是不可能的,预计这将花费数十亿美元,但其中大多数必须来自私人部门,而不是政府,这对商界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
欧盟此前就向全世界发起号召,以求加大对抗全球气候变暖的力度。在今年3月的欧盟峰会上,该组织成员国同意,在202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扩大至目前的三倍。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这一决定使欧盟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努力中处于“先锋”位置,同时确立了欧盟自身宏大、可信的减排目标。
3月的欧盟气候变化与能源峰会,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到2020年,应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20%。同时欧盟还承诺,如果其他国家效仿,这一总体目标将进一步提高至30%。欧盟主席巴罗佐特别强调,将专门制定相关的政府补贴和欧盟地区性拨款规定,以鼓励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一直十分关注。近日,历时两年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成为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尽管在《国家方案》中并没有设定具体的二氧化碳的减限排目标,但并不等于中国不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实际上,中国政府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下降20%。
《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我国力争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此外,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对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伊沃・德布尔就表示,中国通过提高能源部门效率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做法是一种积极的行动,“非常令人鼓舞”。德布尔称赞说,为应对全球变暖,中国不仅在能源方面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措施,而且还将气候变化与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能源安全以及公共卫生联系在一起,这表明中国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进一步发展的一部分。(记者 黄继汇)
相关文章:
节能减排不再是口号
太湖蓝藻事件还未平息,深圳赤潮又来侵袭。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环境问题给我国“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敲响了警钟。
并非巧合的是,在上述污染个案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中央政府突然发力,聚焦“节能减排”这个普遍主题。
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所言,尽管中国并没有设定具体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但中国政府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下降20%,“节能就是最大的减排,节能相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九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就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但十年过去了,努力不小,进展不大。在地方政府掀起的“GDP崇拜热”中,“节能减排”不过是个口号而已,不能当真。
世易时移,如今“节能减排”不再是口号了!种种迹象表明,因2006年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而备受压力的本届政府,已经将“节能减排”升格为宏观调控的主题词。
由于“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2006年没有“达标”已经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而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一季度,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再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大“两高”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为“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实现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央政府不得不重拳出击。4月27日,温家宝专门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明确表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同日,国务院专门召开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并在随后开出多种调控措施向“两高”行业杀一儆百。
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织专项大检查清理“两高”行业。
由此看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还仅是个开端,“节能减排”不会流于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