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毫升的红酒才卖三四元,在价格上欲用红酒驱逐白洒,一旦普及型的红酒成为像啤酒一样的日常消费品,其他企业一定会有所行动。发起者欲以此举开拓低端市场,但业内担心会降低质量。同时,企业生产低价利乐装红酒并不排除推出瓶装高价酒,协调内部运作关系将是个大问题。
3月19日,中国葡萄酒业的两匹黑马———新天酒业和印象酒业在成都宣布,双方共同出资,组建上海新天印象酒业有限公司,推出用利乐包来包装的葡萄酒。中国酒类商业协会副会长刘锦林认为,“用利乐包包装葡萄酒在中国是首创。”同时,以张裕为代表的传统葡萄酒大佬们对此均保持沉默。
把软包装进行到底
据说,成立新天印象的初衷就是将玻璃瓶装的葡萄酒软包装化,占全球软包装市场75%的利乐公司已成为其合作伙伴。“125毫升的红酒卖三四元,不但女士可随时随地喝到红酒,连农民也能喝得起红酒,用红酒驱逐白酒,这是我们将于今年7月份前努力实现的目标。”新天印象总经理覃文华胸有成竹地说。
覃文华认为,葡萄酒卖得好不好,关键问题还是价格和是否便利。 “用利乐包包装葡萄酒,和瓶装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售价只比同等容量的利乐装牛奶高出2—3倍。”按照计划,大规模的散装、利乐装葡萄酒,将使葡萄酒价格降至高端啤酒的价格,直接供应终端甚至消费者,像桶装水一样全面覆盖消费人群。覃文华做出此惊人之举的考虑在于,瓶装 的葡萄酒太难打开,这极大地限制了消费者的饮用,再者红酒销售的通路和出口都太窄,搭建红酒销售的高速公路是迟早的事。
“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葡萄酒档次高,价格高,是一种奢侈品。而且,其瓶口的软木塞也使得饮用不太方便。我们希望能够还原葡萄酒的本来面目———一种快速消费品,让它随时、随地、随手可得。”覃文华说。据预测,一旦普及型的红酒成为像啤酒一样的日常消费品,其他企业一定会有所行动,虽然高端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30%—50%的利 润,但2003年中国红酒业将以30%—50%的速度高速发展。在红酒平民运动引发的行业井喷发生之后,只有高端产品就无法从面上占领消费群。
业内人士表示质疑
虽然刘锦林认为,新天印象此举可以启动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是个很好的事情,前景不错”,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新天印象是在“ 搞噱头”。
在新天印象推出软包装葡萄酒,企图开拓低端市场的同时,中国红酒业正显示出清理低端产品、布局高端战略的趋势。不久前,张裕以2 800万元买下央视新闻联播前后两个黄金时段,全部用于解百纳干红的宣传;中粮、容辰等相继推出酒庄酒。覃文华此时此举是否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长城集团营销副总经理王保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澳大利亚确实有用利乐包装的红酒卖,在中国我担心他们会搞得像山葡萄酒那样,几元一大桶,味道又不好,市场反应也差。
其实利乐包装也不见得可将成本降低多少(据了解,一支红酒的玻璃瓶包装需要3元—4元,而相应容量的利乐包装成本低于2元)。如果硬是要把利乐包装化的葡萄酒卖个低价,那只能是以牺牲酒的品质为代价的,这样下去肯定会将葡萄酒永远做成一种垃圾酒!
另外,合作者利乐公司一位管理层也表示出自己的担心:新天印象在做低价的利乐装红酒时也会推出瓶装的高价酒,他们怎么协调自己的内部运作的关系呢?而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惟一一家(除新天印象外)做红酒利乐包装的某企业现在日子并不好过,当然他们有产能局限及营销方式上的失误。
“我们颠覆的不仅是通路和习惯,还包括进入葡萄酒市场的门槛。” 覃文华分析,利乐包装葡萄酒虽然使得成本降低,但售价也同时降低了,利润比瓶装葡萄酒降低了一半。因而,要实现盈利,就必须规模生产。而规模生产的前提是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旦葡萄酒成了像啤酒一样的日常消费品,没有1个亿是进不来、玩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