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风及其建设

园风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园办园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体现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促进农村社区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园风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园风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也容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优良的园风对于幼儿园建设和幼儿素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教育力量:⑴约束力——园风是一种无形的园规、园纪,全园教师、幼儿会自觉地接受它的影响和熏陶,处于它的约束之中,接受着教育,就会在言行上逐步适应园风的要求。⑵感染力——环境和风气对人的影响远远胜过任何严厉的说教和强迫命令。孟母择邻的千古美传就是明证。⑶凝聚力——幼儿园良好的园风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教师、幼儿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从而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思想。正如马卡连柯所说:“这种良好的集体,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⑷吸引力——优良园风的教育作用,不仅限园内,而且也会强烈教育、吸引园外人员。如革命战争时期的延安“抗大”,以其优良的校风吸引了大批革命志士慕名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学习、深造就是明证。 优良的园风虽因幼儿园、因时而富有不同的内涵和个性,但就其共性而言,树立优良园风需要有一个经常教育、反复培养、优化坚持的过程。其一般方法、途径主要是:   1、使园风内容体现在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中。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肃园纪,加强管理,同时抓住新教师上岗、新幼儿(特别是大班幼儿)入园、节日庆典等时机,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广为宣传,大造舆论,让全体幼儿教师和幼儿明确园风建设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园风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增强对搞好园风建设的责任感,自觉地为树立优良园风献计献策,身体力行。   2、坚持正面教育,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晓之以理,因势利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群体优势,搞好教风、学风的综合治理,从点滴入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3、美化幼儿园,陶冶情操,以幼儿园的整洁美观、幽雅肃静来改善人的心理环境,使人得到文明乐观、热爱生活的感染和启迪。   加强园风建设,使之优化发展,还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园风建设适应新形势与遵循幼儿心理特点的关系。幼儿心理正处在逐渐成熟的时期,适应培养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特征,应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进行园风建设。如2-3岁幼儿他们的特征是有独立倾向性,生活自立行为开始出现,但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动作发展速度较快,且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尝试模仿,喜欢模仿等。对此,应注意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创设适应幼儿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空间;给幼儿母亲般的关爱,恰当地向每个幼儿表达亲热,满足其身心需求,随时观察幼儿的变化,并在产生情绪危机之前及时吸引其转向新的活动;家园共育,让幼儿开心、开口、开窍,并应尊重家长作为幼儿照料者及影响者的主体地位,让家长了解2-3岁幼儿开始进入“心理反抗期”等等。再如针对4-5岁幼儿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在活动中学会交往,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对事物的理解力逐渐增强,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等等这些年龄心理特征,应创设一个内容丰富、稳定有序的活动环境,并针对幼儿发展不够稳定、差异明显的特点,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和材料;充分保证角色游戏的时间、空间和材料,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宣泄、交往、模仿和创造的需要,并提供每个幼儿为集体做事的机会,如参与环境的布置、整理、清洁和做值日生等;要针对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参观访问、观察发现等活动;用正面引导的方法帮助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并对幼儿告状行为及时表示态度,在适当的时机教会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2、处理好身教和言教的关系。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最易被幼儿仿效。教育者群体行为的示范性更能驱使幼儿心理和行为从众性的产生,幼儿教师的精神境界、品德情操、治学态度、言谈举止等将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以身作则的垂范作用,做到言教明理,量表示范,这是加强优良园风建设的基础。   3、处理好建设与教育的关系。园风建设要以教育为手段,突出教育在优良园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三个方面的教育来进行。一是注重融情性教育,师幼间建立和谐的情感。只有注重情感教育,热爱幼儿,以情动人,才能激发幼儿参与优良园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加强启发式教育,既要严格管理又应严细并重、和风细雨,尤其善于处理好“堵”与“导”的辩证关系。三是注重渗透性教育,主要包括保教渗透、管理渗透、环境渗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