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育实践,以课例为载体,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是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时间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行动研究活动。实施校本教研是实施课程迫切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需要。它将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2006年区托幼办将"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工作与区《纲要》组活动相结合,开展园本教研交流与观摩活动,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研究活动对提高园教育质量教学,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已成为我园的兴园之路。现就我园在教研活动方面的一些初步的尝试,同大家作一些交流。

一、抓住时机,分析现状,申报课题。

2007年9月接受了创省优的任务后,认真反思总结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情况,认真分析幼儿园现状:

1、教师队伍方面:教师的年龄结构层次,园一线教师有10名,年轻教师有7名,其中6名教师年龄在28岁以下,并且有3名教师的教龄都在3年以下,教师队伍年轻化。

2、对于反思的问题存在以下问题:(1)、反思的目的不明确,常常是为了反思而反思。

(2)、反思内容抓不准,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往往有"不知道反思什么"的困惑,反思到底选择什么点更有效?哪些内容需要反思?(3)、反思不深。(4)、反思后缺乏调整,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

3、园原有位区级骨干教师参加了区体育教研组,并在园成立了体育教研组,晨间锻炼、下午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教研活动,有一定教研基础。

鉴于以上的问题,我们申报了课题《案例研究在教师反思性教学当中的运用》,在制定课题的目标上,认真思考,以体育领域作为我们的突破口,用课例研究的形式来提高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当中的运用,通过共同的学习探讨,学会反思,从而形成案例。

二、提供支持,给予保障、建立健全教研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保证教研活动,幼儿园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给予人力、财力方面的全面保障,建立健全教研制度。

园领导层面:

1、园长是园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业务园长是课题教研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2、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经费、时间、场所、硬件支持。

3、确保积极参与研究的教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4、负责全园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组织各教研组汇总研究成果。

5、开展教研活动时园领导及时安排人员代班,以保证教师正常参加教研活动。

教研组层面:

1、学期初,明确本学期的教研目的、任务,制定教研组计划。

2、有针对性地组织研究,及时总结、反思、交流。

3、教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措施 、有收获。

4、提升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研究成果,推广新经验。

教师个人层面:

1、认真参加园内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2、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以下成果中的两项:

(1)一篇教研总结并向全园教师汇报。

(2)一次园级以上(含园级)教学展示活动。

(3)一份教育活动案例和活动后的反思。

三、立足教育实践,以课例为载体,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程度。

我们制定出每学期的活动计划,在计划的制定上,注意调动教师参与的程度,改变由一人言的局面。在每一次活动前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告之每一位教师,提出活动的要求和研讨的内容,让教师根据内容去学习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大家一起进行分享。

体育教学案例研究的对象是体育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个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案例。那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师们通过自己学习,上网收集资料知道了教学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案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有人认为,教学案例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有人则认为教学案例是一种培养师生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教学案例是以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的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提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案例研究具有微观性、个体性和行动性的特点,易于操作,它并不使用特定的假设,也无须验证某种因果关系,研究过程不受限制;教师可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除非,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个体教学行为的优化。

大家在活动之前对研讨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习中就有话可说,有话可讲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又如在进行学习各个年龄段幼儿 "跳"的动作特点及在组织教学应注意的内容时,将教师分成两组,每组将自己学习到的相关动作技能进行汇总,并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该如何进行教学进行了研讨,小组讨论玩后大组进行成果的分享,对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义,教研的氛围有了明显地提高。通过小组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对体育活动技能目标的制定方面有了更加明确。

2、层层深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从目标制定的角度进行反思:

我们知道一节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适宜,前提是看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因此在反思中先要分析下教师在计划和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我们重点对目标的制定进行了学习与探讨,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开始大家对第一条和第三条能很快的理解,可以对第二条目标会和教师的策略相混淆,后来经过每一次观摩活动,大家结合课例,慢慢地更加清楚,明了知道其实教师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假如我和孩子一样也是一个学习者,怎样把老师的教学方法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呢?"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样想,就不难撰写此条目标了。

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2)、从教师的组织方式进行反思: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在体育课中的人员、程序和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则就显得更加突出。 教师们想上,但又怕上,其原因在于体育课孩子喜欢,幼儿主动参与性高,但是在室外对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出现的情况与困惑,在本学期就围绕教师的组织方式上进行研讨反思。

在中班梁老师上的一节中班在直线两侧进行跳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幼儿站位与教师站位存在问题,就大家观察到的进行研讨,讨论在教学活动中应有哪些队形队列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归纳了在幼儿园中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常用的教师示范站位有:"顶点"站位、"中心点"站位、"扇点"站位。 (交叉点为教师的位置)

如图:

"顶点"站位 "中心点"站位

当然其组织形式不仅仅是队形,还有场地的安排、器械的使用、活动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讨,教师们的活动设计的思路渐渐清晰明了。

(3)、从幼儿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

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中,老师喜欢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出现教学活动的重点,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过程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学习,让我们开始对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出了更多的疑问与思考。幼儿的学习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模仿和创造、自我探索、从他人处获得,也知道能够调动主体积极主动参与的就是好的学习方式。仅仅靠孩子自己去做去想去听去看,还是不够的,他们需要老师你帮助他们学会去学。主动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幼儿的需要,兴趣的愿望,让学习有动力,让学习有毅力;主动学习意味着幼儿有这样的机会和权利,活动的材料和行为有一定的开放性;主动学习意味着教师的任务是让幼儿学习,还应是让幼儿主动的学习,投入的学习。

四、走出去、请进来,不断丰富我们的教研

1、请进来,提高我们的教研水平

我们还结合课题和教师的发展需要,聘请了金信幼儿园的市青年优秀教师,区体育教研组组长张露老师来园给大家进行口令与基本动作的练习,通过专家的讲解、练习大家更加明白清楚地知道了基本动作的要领是什么?该如何去做?

我们还利用姐妹园来园观摩,专家对话的机会,开展了园教研活动的观摩活动。同时通过自身活动的展示及教研活动的探讨,使我们及时看到自己在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技能又上了一个台阶。在交流、评价、对话的过程中谈看法,亮观点,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反复的思维碰撞中,观点足见由模糊到清晰,从分散到集中,逐渐形成见解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研讨学习,我们都感到理论知识丰富了,观察比过去细致了,评价指导比过去更准确了。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我们年轻教师向专业化教育发展。

2、走出去,扩大我们的视野,激发灵感

区《纲要》组为我们走出去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发展的平台,我们可以有机会看看到姐妹园在园本教研方面做的方法,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让我们参与园的所有教师都有所收获。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如教学活动的现场观摩、体验操作、火花碰撞、研讨现场、专家引领等等,在每一个过程中让我们听课教师都在进行不停地思索,火花的撞击,产生灵感。新世纪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教研活动、南师大龙江"渗透式"教研浸润每个教师的心田。每家幼儿园把对某个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在大家面前,在交流、对话、评价中,将集体的智慧提升到各自的反思水平,帮助个体对已发生的教育现象加以追忆、思考和剖析,提炼出教育行为背后有价值的经验,通过专家的引领,将经验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五、收获与感受

通过不断的学习,探讨,教师们在反思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1、学会从不同层面对活动进行反思:

活动前"多"思。一思幼儿,每次教学活动前,能注意思考幼儿感兴趣的热点是什么,幼儿当前的经验是什么等。二思教材,教材中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教材中的重难点应该如何解决。

活动中"勤"思。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握幼儿生成的许多信息,并进行适时的调整;教师在活动中要不断地观察、倾听,及时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活动后"善"思。活动结束后,教师能进行及时的反思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师幼之间的互动等情况。

2、从不同的视角对活动效果进行反思

教师们在反思中学会了从不同的视角对活动效果进行反思,如从活动目标制订是否得当、活动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教学现场演绎是否具有机智性,学会了多问几个为什么我要选择这个活动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活动过程,这样设计达到了什么教育效果,如何改进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等等,教师们正逐步地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育行为。

经过我园全体教师的努力,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生机,教师们乐于说,乐于写,乐于提出疑问,在这3年里有2篇论文获得了省"师陶杯"论文评选三等奖,在07年区举行的教育教学案例活动评选中有5篇获奖,在08年1月区教育工会组织的读书笔记评比中有三篇获奖。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的左藤学教授说过,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最本质的是文化的变革,是在学校中建立和发展一种相互尊重的、有批判意识的、建设性的同事关系是园本教研的根本。他说,到一个学校只要看看他们教研活动的氛围和情况就完全可以知道学校的好坏。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园本教研,兴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