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二:超越昨日
l 未完成状态
l 持续性反思
案例:"杀鸡宰鸭"变奏曲
在教学程序上有什么突破的可能性?
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这个内容一直伴随我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发展着,这是一个律动活动,在80年代初由汪爱丽老师与我们一个老教师一起做的,外国名曲进入幼儿园,当时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律动,给孩子生活经验的铺垫,带孩子去菜场买鸡、捉鸡、杀鸡、中午吃鸡,然后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后来在教学程序上进行改编,老师先表演,然后请孩子进行有根据的猜测:一孩子说是猫在捉鱼、小偷偷东西、小猫钓鱼等等,就是没有一个孩子说杀鸡,老师说以后可以表演这些,今天老师表演的是杀鸡、捉鸡,请小朋友看什么时候是杀鸡、捉鸡,教师再次示范,请小朋友来说、表演,在老师的基础上孩子的动作有了发展,他们相当专注的在看,是主动的学习,拔鸡毛的动作:要求孩子仔细的看,为什么觉得很难?动作有快有慢,难点解剖,小朋友思索着进行学习。
专家提出:除了教学程序上可以改编,还有没有其他空间?老师们觉得有,可以是表演老猫钓鱼、一家三口杀鸡,分工合作,一个人既做杀鸡的人又做鸡,工整替换。后来基地学校开课,所有学科的专家都来看,提出了很多观点,又进行了研讨,比如唐淑老师觉得自杀太恐怖了、张俊老师从科学的角度,杀鸡应该放在农村去上,研究语言的周兢老师觉得不优美、邱学青研究游戏的认为这个活动教育性不够,我提出:游戏的教育性到底有多少?周兢老师提出:游戏本身就是、、、、我提出第二个:审美当中只包括优美吗?幽默算不算、诙谐算不算?如果只讲优美,教育本身要反省,艺术美。第三个问题:农业社会的问题,课程一个重要的就是传承,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不等于远离孩子生活的东西一点不要了,特别是艺术活动,从生活中挖掘的东西,用现代的眼光进行,我们可以考虑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课程中占多少比例。第四个问题,关于杀生和恐怖组织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杀生,我们吃什么?我们搞这样的活动难道就是培养恐怖组织吗?我们要考虑的是它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少?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孩子在怎样的情境当中进行学习?关于生物链的问题我们倒可以给孩子讲,我们应该考虑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问题、来进行评价。不仅仅涉及音乐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持续性的反思,对以后我们的教育带来不同的
策略三:打破边界
l 持续多主体性对话
案例:漫谈"发言"
问题:
每个孩子对待发言的态度不一样,怎么办?
发言的机会谁来给?
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举手发言的规则是可以"打破"的吗?
专家与我们的家长对话,关于发言的机会谁给?有一家长提出,我们的孩子胆子很小,老师你要多给我们机会。老师觉得已经给孩子机会了,提的问题也是其他孩子回答过的,但这个孩子就是不举手。许卓娅老师提出,你要孩子发言,家长需要配合,女儿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主题发言,所以你孩子要发言,你就要回家给孩子准备,可以问老师明天的内容,让孩子有准备的参与明天的活动。机会是孩子自己争取的,我们所处的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多听别人的观点也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提出:难道每个孩子都需要发言吗?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对有些孩子来说也许发言就是受罪,变成心理负担。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我们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发言呢?经过这样的活动,我们的家长也转变了观念,认为孩子就是要自己争取机会,幼儿园应该给我们更多的选择。
对老师也一样,跟一个年轻教师的谈话,该教师觉得是幼儿园没给机会,我问:每个学期都有老师的汇报课,你的汇报课进步幅度有多少?每次公开课,三个层次的课至少有2堂是成功的,你的课进步了多少?我们幼儿园公开课的机会很多,从那以后,我们每次公开课都是自报的,大家进行竞选,报名的老师开课率是多少?
l 建构无边界观念
起源于一次老师讲不清楚关于哈雷慧星的知识,邀请了家长来给孩子讲,家长就用一个电风扇、一张邹纸给孩子讲
案例:过把瘾——家长"客串"教师
家长问题:
桥的内容很多,我给孩子说什么呢?
用什么方法,孩子才能懂呢?
孩子提的问题解释起来比较困难,怎么办?
教师问题:
如何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
请来了桥梁专家,和他一起备课,教师帮助解答了家长的困惑,当时所有的老师都来听课,南京的骨干教师也来了,还有部分家长也参与,那天第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梳理孩子已有的问题,家长先给孩子做实验,四个积木、一把塑料尺子(按一下有弹性的那种),请每个孩子来按一按尺子,靠近柱子的地方硬还是远离柱子的地方硬?让孩子了解了要有桥墩。第二个实验,一把弯的尺子,一把直的尺子,哪个硬?后来为什么不造拱桥,像爬山上桥太累,做成了斜拉桥、、、、整个活动就用软和硬两个词解答了孩子的许多问题。其他家长反馈,通过这个活动知道怎样去解答孩子的问题。知识是可以教的,关键是看你什么时候教、、、每一次请家长来上课,我们所有的老师都
l 实现共同体成长
"天下同归而殊途"
《易经》这句名言,给后人以永远的昭示,多元的世界,不同差异的人,通过开放和对话超越殊途,走向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