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抗战:文人流徙;文化传播
论文摘要: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天津上海津沪等地的文人为了避免成为亡国奴。毅然踏上流亡的道路。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妻离子散、身染疾病、经费无着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动民众抗战的同时也无形中造成文化传播的后果:广大民众的知识架构得到了“重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知识层次得到了提升。老舍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28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将军命令29军撤出北平,北平陷落。31日,日军又攻占了天津。11月11日,经过三个月的激战,上海也落入敌手。与此同时,日军又发动了对山东省会―泉城济南的攻势。在此生活了七年之久的老舍,面临着走与不走的困境:
我怕城市会忽然的被敌人包围住,而我作了俘虏。死亡事小,假若我被他捉去而被逼著作汉奸,怎么办呢?这点恐惧,日夜在我心中盘旋。是的,我在济南,没有财产,没有银钱;敌人进来,我也许受不了多大的损失。但是,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我不能等待敌人进来,把我的那点珍宝劫夺了去。我必须赶紧出走。
对气节和名誉的珍视,使得老舍不得不踏上流亡的道路,但是要走的话也并非那么容易:
第一,我不知道上哪里去好:回老家北平吧,道路不通;而且北平已陷入敌手,我曾函劝诸友逃出来,我自己怎能去自投罗网呢?到上海去吧,沪上的友人又告诉我不要去,我只好“按兵不动”。第二,从泰安到徐州,火车时常遭受敌机的轰炸,而我的幼女才不满三个月,大的孩子也不过四岁,实在不便去胃险。第三,我独自逃亡吧,把家属留在济南,于心不忍;全家走吧,既麻烦又危险。这是最凄凉的日子。
在这种犹疑和矛盾中,老舍备受煎熬:“几次我把一只小皮箱打点好,几次我又把它打开。看一看痴)七弱女,我实不忍独自逃走。不过最终老舍还是“提起了小箱,走出了家门”,冈登上了开往徐州的列车。几经辗转,老舍来到了武汉。然而他对济南还是未能忘怀。那里不但有过美好的回忆―“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还有他朝思暮想的儿女,很少写旧体诗的他曾经赋诗一首,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牵挂:“弱女痴儿不解哀,牵衣问父去何来?话因伤别潜应泪,血若停流定是灰。已见乡关沦水火,更堪江海逐风雷;徘徊未忍道珍重,暮雁声低切切催。”
对侵略者的愤恨―使他妻离子散、四处流亡,更由于爱国热情的进发,使得老舍决心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去。
二
自踏上武汉的第一天起,到日本战败投降,老舍一直同侵略者进行着不见硝烟的战斗。无论是在济南,还是在武汉,或者是在重庆,乃至洛阳,西安,兰州,青海,老舍一刻也不曾放下他那支摇动五岳的巨笔;而无论他是健康的还是身患贫血和疾疟,他也始终未曾忘怀“乾坤血泪共千秋”,发誓要“誓血江山半壁仇”。
纵观老舍在抗战中的活动主要有几方面:
一:主持“文协”。1938年3月27日,“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也是抗战进程中最值得欢欣鼓舞的盛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总商会大礼堂成立。老舍与邵力子、冯玉样、郭沫若、茅盾等人一起当选为理事,并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又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总务部主任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总会,因此老舍成为了文协实际上的总负责人。
能够为抗战出力,老舍是喜不自禁的,他这样表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了,这是新的机械化部队。我这名小卒居然也被收容,也能随着出师必捷的部队去作战,腰间至少也有几个手榴弹呀!我没有特长,只希望把这几个手榴弹打碎些暴敌的头颅。你们发令吧,我己准备好出发。生死有什么关系呢,尽了一名小卒的职责就够了。”从诞生到谢幕,老舍为文协的正常运转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从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筹建各地的文协分会、为保障作家的稿费版税进行斗争,以至捐献劳军、主办‘通俗文艺讲习会’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渗透着老舍的心血。茅盾也认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抗战的文艺家的团结,恐伯是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这不是我个人的私言,而是文艺界同人的公论。”虽然因为经费无着以及人手短缺等问题,老舍也不是没有发过脾气:“在这由团结到表现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事事都得心应手;有十分的热心,也许只作出一份的事来;心与手之间往往横截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客观的困难,使应该达到工作上的精力中途消散,而成绩与期望,越相去甚远了。”但他的出发点还是为了能使会务能合理的进展,从而对文艺工作有力的推动。
二、扶持文艺刊物。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发表作品和沟通消息的阵地和平台,老舍经过与文协同仁商议,决定出版文协会报《抗战文艺》。《抗战文艺》于1938年5月4日创刊―新文艺的生日变成了民族革命抵御侵略的生日,〔周初为三日刊,但因“不能适应抗战期间的文艺活动”以及人手短缺等故,从第一卷第五期开始改为周刊。《抗战文艺》出版到17期时,因武汉岌岌可危,故文协将其迁往重庆,后于10月巧日在重庆复刊。同时武汉的留守人员也出版《抗战文艺》,但名称改为《战地特刊》,一共出版了五期,“特刊最大部分都是送到前方去的,很受前线将士的欢迎”。1939年3月27日,是文协一周年纪念日,抗战文艺于此时改成了半月刊,后来又变成了月刊。在《抗战文艺》的生命历程中,曾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诸如经费奇缺、人员匾乏以及印刷困难等等,但在老舍及其同仁的坚持下,《抗战文艺》始终屹立不倒―自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直到1946年5月4日在重庆终刊,共出版73期,贯穿抗日战争始终,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培育《抗战文艺》的同时,老舍也对其他文艺刊物倾注了大量热情。1937年12月,在冯玉祥支持下《抗战画刊》创刊,赵望云主编,老舍是特约撰稿人之一。1938年1月1日,冯玉祥又出资创办通俗文艺刊物《抗到底》,老舍与老向、何容担任主编。1938年3月15日,赵清阁主编的《弹花》文艺月刊创刊,老舍是主要撰稿人之一。此外,诸如《自由中国》、《文艺月刊》、《抗战教育》、《大公报》等报刊上也经常见到老舍的名字。可以这样说,如果缺少了老舍这支“巨笔”,那么蓬蓬勃勃发展的抗战文艺就会失色很多。
三、笔耕不辍。后文详叙,此处不赘。
四、前线劳军。1938年初夏,中华全国慰劳总会组织南北两慰劳团赴前线慰劳将士,函请文协派员参加。文协推举姚蓬子,陆晶清两人参加南路慰劳团,老舍参加北路慰劳团。北团于1939年7月28日从重庆出发,途经成都、绵阳、剑阁、广元、汉中、宝鸡、西安、憧关、洛阳、南阳、榆林、延安、平凉、兰州等地,路途18500里,12月8日返渝。老舍随北路慰劳团劳军慰民,察访战时国情,在延安曾与毛泽东会面。部分行程见闻写入了长诗《剑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