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分配各类文体的翻译练习所占的比例
在针对北京近15所高校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师指导下的翻译实践练习80%以上是关于文学领域的描述及叙述文体,而对其它文体的翻译练习却涉及较少。然而,事实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除了会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或教学工作,多半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因此,学生除了要在翻译课上学习描述及叙述文体的用法特征之外,更应该接触的是与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文体类型,如公文文体、一般应用文体等等。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文体的类别。刘宓庆根据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文体与翻译》一书中概括出六种文体,即:新闻报刊文体、论述文体、公文文体、描述及叙述文体、科技文体及应用文体。这六种文体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全部的交际活动。然而,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建立,法律文体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至此,我们可以说学术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可的大致共有这七类文体。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文体与翻译之间的联系。刘宓庆曾在《文体与翻译》一书中指出:文体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已经日益被翻译界所认识。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着不同的文体类别。译者必须深谙英汉两种语言各类文体的特殊用法和特征,才能在英汉互译中尽可能做到使译文的文体和原文的文体相一致,以及使译文作者与原文作者的个人风格相一致。
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的分析原文的文体特征,再思考如何能在译文中用相应的文体来表达,以求达到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相一致的效果。
最后,在英语专业本科的翻译教学中,又该如何分配各种文体的翻译练习所占的比例呢?由于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学时数限制,合理的安排好各种文体的翻译练习所占的比例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很可能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一般来讲,应该从浅显的短文、小说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翻译技能以及对翻译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熟悉“语言共核”部分的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之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分步骤、分阶段的练习各种文体。有一点值得推崇的是:无论哪种文体的翻译练习结束后,都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便可以回到理论的高度,理性认识每种文体的用法特征和翻译要点。
然而,事实上,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出自客观原因或出自主观原因,可能无法在翻译实践练习中全部接触到这七类文体。但是,他们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有重点性的选择其中的几种文体作为翻译实践练习的内容。例如,学生毕业后多半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因此,翻译教师可以把新闻报刊文体、公文文体、科技文体、应用文体作为重点练习的对象,在翻译课总学时数的限制下,也可以忽略对法律文体或其它文体的翻译练习。只有这样,在本科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教师才能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