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孔子诗论》,第二简至第七简的上下两端留白,这种形制前所未见,十分特殊。整理者指出:<>
<>简的第一道编线之上和第三道编线之下都留白,文字写在第一道编线之下、第三道编线之上,每简大约三十八至四十三字。这种上下端留白的简相当特别,《诗论》其他的简文完整者上下端都写满,所以这一部分得以与其他部分区分开来。[1][1]
<>整理者没有说明所谓“留白”究竟有什么意义以及“留白”是否出于削除文字?然而,竹简形制的复原直接影响整理工作的成败,若“留白”是当初抄写者有意为之,则计算每简的字数、通读上下文、拟补缺字、重编简序等工作都必须将“留白”计算在内,以整简为准;反之,整理的方法与复原的结果都将大异其趣。<>
<>浅见以为:所谓“留白”,可能先写后削,是削除文字所造成的,不是这批竹简的原貌,更非先秦楚国简牍形制的常态。理由如下:
<>首先,从《孔子诗论》大小两种彩色图版看来,竹简“留白”处似乎比有字的部分要薄些。[2][2]大家知道,历年出土的战国楚竹简一般比较薄,如《包山楚简》厚度大约零点一至零点一五厘米。[3][3]《孔子诗论》简的厚度未见纪录,估计相差不远。如此薄而细长的竹简,上下两端若再刻意削薄,是完全不合实用的,等不到“韦编三绝”,恐怕先就“柔肠寸断”了!因此,“留白”不可能是预留空白,而应当是抄写之后才出现的状况。
<>其次,这六枚竹简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幸好第二简基本完整,可以作为复原的依据。第二简的相关数据如下:“本简长五十五点五厘米,上端弧形完整,下端弧形基本完整。上端留白八点七厘米,下端留白八厘米,现存三十八字。”若以整简长度减去上下两端空白,得三十八点八厘米,存三十八字,约一厘米抄一字。考虑合文与个别字的笔划多寡,从宽估计,整简字数当在五十五至六十之间。各简相关数据表列如下:
<><>
<>简号<>
<>现存简长
<>上端长
<>下端长
<>现存字数
<>2<>
<>55.5厘米(完整)
<>8.7厘米(完整)
<>8厘米(完整)
<>38<>
<>3
<>51厘米
<>4.9厘米
<>7.8厘米
<>40(合文一)
<>4<>
<>46.1厘米
<>7.3厘米
<>残缺
<>43<>
<>5
<>47.5厘米
<>8.5厘米
<>残缺
<>38<>
<>6
<>49.2厘米
<>残缺
<>8厘米(完整)
<>43(合文一)
<>7<>
<>42厘米
<>残缺
<>5.5厘米
<>40(合文一)
<><>
<>我们可以根据上表拟补缺字。<>[4][4]为方便阅读与讨论,释文改用通行字并加标点,合文写为两个字,缺字作□,拟补字外加(),竹简抄写符号只保留长方形墨块一种。若干释读与整理者不同,另详专文。[5][5]
<>【第二简】<>
<>□□□□□□□□时也,文王受命矣。颂,旁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申而寻,其思深而远。至矣!大雅,盛德也,多言□□□□□□□□
<>【第三简】<>
<>□□□□(矣!小雅,□德)也,多言难而怨悱者也;怨矣,小矣!邦风,其纳物也溥,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孔子曰:“唯能夫□□□□□□□□□”
<> 【第四简】
<>□□□□□□□□□曰:“《诗》,其犹旁门与?”“残民而逸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也。”“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曰:“小雅是也。”)□□□
<> <>【第五简】
<>□□□□□□(曰:“大雅”)是也。”“有成功者何如?”曰:“颂是也。”■清庙,王德也,至矣!敬宗庙之礼,以为其本;秉文之德,以为其蘗,“肃雝(显相),□□□□□□□
<> <>【第六简】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吾敬之。烈文曰:“亡竞维人,丕显维德。呜呼!前王不忘。”吾悦之。“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贵且显矣!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