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效应的地区差别及市场化宏观调控问题探讨(一)

一、货币政策的地区差异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在国内欠发达地区和较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差别较为明显,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在经济波动周期上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有一定的反差。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信贷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情况。为此,中央银行相继出台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措施对经济金融运行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中央银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对防止沿海等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有显著的效果,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显得“刹车”过早、过猛。2004年二季度张家界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一季度回落了25个百分点,表明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对于刚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张家界市已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或打压作用。当前中国产业发展固然有一些产业投资偏旺,但还有不少产业不但不旺,甚至是偏冷的。目前,张家界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并不过热,只是存在结构上供求不平衡。但此次以控制土地和信贷为手段的宏观调控对张家界市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市场无疑是釜底抽薪。

  2.居民收入水平和企业组织规模有差别使区域间居民和企业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不一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般大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富裕社会,而欠发达地区才初步进入小康阶段,相当多的人口还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接受和享受国家货币政策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所需资金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民间借贷解决,对利率下降等优惠基本上视而不见,对利率的变化敏感度低。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组织规模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资信等级偏低,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完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成为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盲区。目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既表明当前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反映出在贯彻“有保有压”原则过程中,“保”还不够,流动资金贷款增加偏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融资问题更加突出;“压”也有不足,中长期贷款增加偏高,固定资产投资依然过快,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3.各地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有效性影响较大。在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大,并使信贷投放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难免出现“惜贷”的现象,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实行贷款经营三集中(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将贷款权限上收到省分行以上,地市分行贷款权有限,县级支行基本上无权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节省成本,减少亏损,纷纷撤并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从前些年的盲目扩张发展到盲目撤并,欠发达地区几乎撤并成风,使原本并不完善的金融体系更加残缺,县域金融服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重、亏损严重、自我造血功能不足,难以承担起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后为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支持的主务军作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亟待完善;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图难以实现;欠发达地区证券、保险机构规模小,数量小,市场资金交易总量不大,金融市场整体来讲很不发达,货币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时部分“断路”或“失真”。相比之下,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吞吐能力要大得多,经营状况要好得多,机构撤并要少得多,金融服务体系要完善得多,金融资产价格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银行、证券、保险等市场参与主体也能较快地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作出较为理性的反应,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和效果因而要高得多。

  货币政策差异性还表现为,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效果显著,再贴现政策实施效果相对较弱。大量的支农再贷款使央行的基础货币不经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投放到广大农村,产生了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向激活了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市场,扭转了农村信用社被动经营局面。相对而言,再贴现政策传导到基层的效果有限,一方面是由于欠发达地区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发展不充分,票据市场规模偏小而且票据融资占比过低,再贴现利率的调整很难对信贷资金的供求关系产生决定性影响。此外,“窗口指导”对地方性金融机构作用较强,对商业银行作用相对较弱。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信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央行通过直接参与农村信用社的试点改革,运用再贷款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巩固了农信社的市场定位和促进了经营效益的迅速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基层央行由于缺乏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运用权,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和投量只能是出台一些缺乏强制力的指导意见,缺少实质性的、有效的调控手段,加之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机构单一,仅有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制,只听上级行的,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中时常处于被动地位,致使货币政策的时滞延长,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调控作用。

  4.经济货币化程度和对资金的吸纳能力不同导致区域之间的资金供应能力和对央行资金的需求规模相差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远比经济发达地区要低,通货活期存款率高,根据货币乘数=(1+通货活期存款率)/(法定准备金率十超额准备比率+通货活期存款比率),在基础货币供应一定的条件下(假设各银行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比率相等)由于各地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相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货币乘数必然要小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X基础货币的机制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基础货币的增长与再贷款、再贴现的规模成正比关系)较小,货币乘数又相对较低,其货币扩张能力必然小于经济发达地区。由此,进一步加大了区域间经济金融的差距。据统计,2003年张家界市本外币存款增长率为20.3%,是1999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本外币贷款仅增长15%,比经济发达地区要低10多个百分点。上述分析表明,国家统一货币政策实施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是国家统一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受益者,而最需要国家货币政策支持的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旨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的差别浮动利率对贷款变动影响偏弱。这种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

  1.基层人民银行自身的原因。第一,认识上存在误区。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无能为力的思想,有的行认为国家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制、城乡信用社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法人单位,人民银行可以引导但无权干预其经营活动,加之基层人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匮乏,因此,对于货币政策,金融机构执行不执行、执行的到位不到位,人行处于被动的角色,有种“难作为”的感觉;二是无关紧要的思想。有的行认为只要确保了金融稳定,不出现金融风险,就是很好地履行了职责,至于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支持经济发展,如何协调解决金融机构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一项软任务,该做但做好与否并不是特别重要,地方政府不便要求,上级行也不考核,存在着“不作为”思想。思想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无力,本来一些对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大量具体的工作也没有去做,更没有集中精力,系统、深刻地研究有效履行货币政策职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措施和办法。最终结果就是基层人行没有发挥履行货币政策职能中应有的作用,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第二手段上的缺失。目前,基层央行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央行手中掌握的货币政策少之又少,除支农再贷款、商业银行7天内短期再贷款、再贴现外,再无别的调节工具,而现实是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系统内调度资金几乎不借短期再贷款,再贴现票源近乎枯竭,只剩下对农信社的支农再贷款,所以对金融机构投向引导上货币政策而言已经是无计可用,无力可使,助学贷款、再就业贷款,商业银行根本不愿意放,基层央行无法促成。第三,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形成。银行业机构监管职能与央行分离,“一行三会”体制在地市一级不全,“三会”中只有银监一家,加上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种类太少,银行业为大,且银行业“官本位”意识仍浓,谁管“帽子”听谁的;形成了事实上的银监机构为大,央行与银监部门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在央行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形不成合力,起不到正向强化作用。

  2.传导环节欠缺,途径受阻。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统一的市场准入条件下,在基层央行管辖区内,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种类少得不能再少。金融机构过少,金融体系残缺,导致传导环节欠缺,途径受阻。在传导环节中起重要作用的银行业只有四家,并且都是“国字号”,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官本位”特征仍然很突出,内在激励不足,对市场敏感度低,只听上级行的,基层央行说万句不抵上级行半句。加之信贷权限过度上收,按规模授权,视项目放贷,使欠发达地区银行“英雄无用武之地”,回旋空间太小,而基层央行手中用于传导或强化传导的货币政策工具少之又少,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信号“短路”、“失真”,达不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