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东国家的经济改革(一)

内容提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东国家适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改革已涉及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国有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改革;从国有经济到私营经济的私有化改革;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改革;从保护关税到开放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从单纯依赖石油生产到发展多种经济的多样化改革等多方面内容。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全球化,中东,经济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此历史性的转折之时,大多数中东国家为应对挑战,都能抓住机遇,适时地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本文仅就战后中东国家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背景、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


  中东国家独立后,面临的是先前殖民地半殖民地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严酷现实。伴随着战后兴起的第三次世界现代化浪潮,中东国家又被卷入这一浪潮之中。尽管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工业化,但是,工业化毕竟是现代化的核心和主要动力源泉,进行现代化必须要开展工业化。因此,中东国家在经济改革中首先大多选择了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与它相适应,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政府高度干预下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工业化。多数国家通过发展民族工业,降低进口量,推动了国内工业的增长;通过大力发展国营经济,对私人资本和外国投资加以限制,初步建立起了国民经济体系。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一些国家在工业领域已开始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如土耳其在1961年以后加速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开始建立汽车、收音机和电视机的装配工业。伊朗发展了新兴耐用消费品,如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机等工业。即便是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的石油生产国,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轻工业,如食品工业等。在大规模国有化和政府投资的推动下,国有经济和国营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土耳其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营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色列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以上。


  20世纪70-80年代初,中东国家特别是产油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石油美元收入剧增的情况下,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开始了全方位的经济大开发。如沙特在1980年实现石油国有化之后很快由穷变富。政府将大量石油收入用于城市建设,投入巨资兴建了一批与石油相关的产业。同时,大兴土木,建设现代化港口、公路、机场、海水淡化等基础设施,建造了大量民房、学校、医院、办公和旅游场所。在中东产油国,现代化工业初具规模,沙漠农业搞得有声有色,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东一些非石油生产国也通过输出大量富余劳动力赚取外汇,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中东国家却陷入一种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激增、国际收支失衡的发展性危机之中。如以色列1984至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每月高达10%-25%,经济增长率由先前的9.3%降至3%。土耳其1980年通货膨胀率则高达107.2%。而且,大多数中东国家的失业率平均达到15%。这种危机是中东国家奉行的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危机。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传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日益显露缺陷,在这种内向型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市场保护使国内工业缺乏竞争的压力和技术革新的动力,单靠政府使企业缺乏国内竞争力,保护关税政策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则形成阻力,结果影响了国内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土耳其在对外贸易上采取了分类、限额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幼弱的民族工业。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于依赖国家的保护,满足于对国内市场的独占供应,没有竞争,以至于造成有些工业发展缓慢,如纺织工业、化学制品工业等。另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等缺乏迫切感。如截至1974年,土耳其20多年间所吸收的外资仅有2.35亿美元,在出口总值中,到1976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只占出口总额的4%,使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的国有经济也日益陷入危机,由于国有企业受到多种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和政府的过度保护,且受到价格限制和利润幅度限制,以及缺乏投资和用人等方面的自主权等,致使“这些‘幼稚工业’总是‘难以成年’,劳动和资本生产率低下,长期亏损”。此外,中东产油国对石油生产的过分依赖,造成了国内经济单一,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油价的暴跌,中东产油国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鉴于上述情况,中东国家在80年代以后陆续开始对自身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


  二


  战后中东国家的经济改革和调整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以色列的改革开启了中东国家经济改革和调整的先河,到90年代已初见成效;此后,大多数国家陆续进行改革,形成了中东国家经济改革的新潮流;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势头进一步增强,力度加大。从改革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实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主要是用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取代粗放型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带动国内工业发展。它的国内生产多面向世界市场而较少面向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在国内生产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所需的工业制成品。这种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外向型的、开放的,其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市场的自由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不是依靠政府政策措施的外在保护。在这方面,以色列和土耳其已走在中东各国的前面。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色列就开始对工业化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由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向重点发展高技术和出口导向型工业行业。80年代以后又开始推行经济稳定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如1970至1990年,以色列工业总产值中电动和电子设备工业的比重由6.4%上升到12.6%,化工、橡胶和塑料工业从10.9%上升到16.1%。工业品出口方面电动设备和电子工业、运输设备工业的比重分别由1.7%和1.4%上升到15.1%和5.6%,整个工业部门的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1989年已经上升到47%。”在1990至1994年间,以色列的工业产量增长率高达32.5%,这一比率仅次于韩国(34.5%),居世界第二位。1995年,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超过50%,1997年,电子工业增长了17%,通讯工业增长了12%,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1/3。以至于美国《商业周报》1997年2月3日发表文章称以色列为世界的“硅谷”。1990-2002年,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了3倍。目前,以色列拥有约4000家高新技术公司,是全球除加利福尼亚地区以外高新技术公司最密集的地区,涉及电信设备、软件、半导体、生物技术和医疗电子器械等领域。高科技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占出口产品的70%左右。一些在全球领先的企业如英特尔、摩托罗拉、微软、阿尔卡特等均在以色列设有研究与开发机构,英特尔和摩托罗拉还在以色列制造高级产品。土耳其在1980年也开始了工业化战略的调整,并吸取了东南亚各国发展出口贸易的良好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0-1984年,工业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0%上升到73%,工业产值增长率由1.7%上升到8.7%。1996年成衣、纺织品、金属、电器、化工、汽车及零配件6类商品的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的70%。1997年,土耳其进出口份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从1987至1998年,制成品出口方面,增加了2倍。2000年,土耳其外贸额达813.07亿美元,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89.4%。2004年1月,土耳其出口同比增长38%,达40.2亿美元。土耳其机电产品的出口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良好的产品性能和价格,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土耳其机电产品出口量逐年上升。2000年,出口创记录的达到28.3亿美元,其中,15.8亿美元的产品出口到欧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