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近年来国际社会一些学者发表文章和研究报告,提出印度经济优于中国、短期内可赶上中国。印度官员称,印度几年内将超过中国,成为像新加坡那样的发达国家,其目标是同美国平起平坐。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印度经济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印度经济及其发展具有某些优势:民主体制使经济改革和增长的基础扎实、持久;发达的信息技术业;强大成熟的私营经济;市场化程度高等。落后的农业、改革中的难题则是其经济发展的软肋。中国和印度应该怀着不比高低但求共赢的心态,开展健康的竞争。
关键词:印度经济 发展优势 信息技术 农业 改革
2003年7/8月号美国《外交政策》刊登的《印度能赶上中国吗?》一文,提出了印度优于中国的若干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此之后阐述印度经济的“后劲”、“潜力”、“优势”等的文章多起来。2003年10月美国经济学家戈得曼·萨克斯研究文件发表,称利用人口学、资本积累模式、生产力增长、人均收入以及当前的动向,预测印度今后30—50年里具有最快增长的潜力,下个50年增长率可保持5%以上,21世纪中叶将降至接近5%,此时,印度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亚洲发展银行一位经济学家则认为,印度经济以它更好的投资效率,将在2020年赶上中国。印度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2003年11月印度财长贾斯万特·辛格说,印度已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只要六、七年时间就将超过中国;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时,印度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2004年1月印度副总理阿德瓦尼说:“如果20世纪属于西方,那么21世纪将属于印度”;短期内印度将成为像新加坡那样的发达国家,长期的目标则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2003-04年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其第三季度则为10.4%;经济乐观系数(business optimism)达到新高148.8。④弥漫于印度上空已经多时的经济“感觉良好”,和因大选制造的印度“大放光芒”的气氛更加浓烈。5月,新成立的以国大党为首的联合进步联盟(UPA)政府提出今后十年实现至少年增长7—8%的指标,这是以往历届政府所不敢奢望的。
应该怎么看印度经济,看好什么,软肋在哪儿?本文将作一些分析。
一、看好什么?
1.民主体制使印度经济改革和增长的基础扎实、持久。
印度1991年开始的以市场化和全球化为目标的改革,是在经济长期不振的压力下,也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展开的,应该说是大势所趋。但是,在一个民主体制下的多元社会里,人们对于改革可以无所顾忌地表示自己的立场,或支持或反对或抵制,有出自本身的利益,也有意识形态的考虑。在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互相作用和牵制下,改革往往进二、三步,退一、二步。然而,同时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使社会对改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逐渐认同,最后形成合力。印度的改革不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而是社会的认同和参与。改革的进程及其带来的经济增长虽然慢些,但扎实并易持久。
以公有企业(即国有企业)改革为例。印度公有企业几十年积下的沉疴已入膏盲。1991年改革伊始政府即进行公企撤资(亦称私有化),但不断地遭到反对和抵制,有中央部长的抨击、政府雇员的反对、撤资企业职工的抵制(包括上诉高等法院),进展艰难。1991至2001十个年度撤资金额指标共计6630亿卢比,实际仅完成2613.9亿卢比。然而政府在批评声、反对声,也在建议声中,不断修整撤资政策,撤资企业的选定和操作更合理、透明、规范,对撤资企业的职工的利益更重视。2000年实行包括经营权售让在内的战略性撤资。2002年中央撤资部秘书以详尽的数据与事实说明:(1)撤资对国家财政带来的巨大收入;(2)战略性撤资使国企股权升值;(3)赢利的国企撤资同样值得;(4)纳税人得到的好处;(5)资本市场被激活;(6)撤资企业职工的利益受到保护,收入有所提高。2001和2002两个年度撤资的指标完成一半,而此前的两年均为18%。2004年二、三月间,中央政府成功地在股票市场上连续出售了6家大型公企的部分股票。其中印度石油公司、印度天然气公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等过去一向被认为是“战略性”企业而不能撤资。他们的认购率都在数倍、十几倍以上,政府获得资金1310亿卢比。中央商工业部长称“这6只国有股的公开出售,推动了股市市场向纵深发展,增加了股市上公企股票的价值,从而成为股市的引擎。”
然而,执政的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在5月大选中出人意外地败北,以国大党为首的联合进步同盟获胜上台执政。新政府在组阁之际宣布对赢利的公企不进行私有化。本来撤资的改革就是1991年国大党执政时提出的,当时的财长、改革设计师就是今天新政府的总理曼莫汉·辛格。之所以作上述表态,是因为赢得50席之多的共产党主张赢利的公企不应撤资,并以此作为支持新政府的条件。为了稳固刚成立的政权,新政府不得不这样做。曼莫汉·辛格对印度工业联合会(C11)表示:“政府不会对即使赢利的公企撤资49%设置精神障碍,只要公企仍拥有多数股权并控制经营权。”④可见,这一表态更多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