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一)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现状
  总的来讲,中国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省市。以广东为例, 2003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991.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的70.2%,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49.2%。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182.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7.3%,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48.9%。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广东配套产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全省7万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吸收就业人员1300多万人。2004年上述六省市加工贸易总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6.4%,而加工贸易总额位于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加工贸易比重不到6%,区域分布严重失衡。
  二、内陆地区在加工贸易中的优势与劣势
  1.内陆地区的优势
  内陆地区的主要优势表现在土地、厂房、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上。从土地成本看,2005年按照国家国土部门的基准价比较,东部地区的厂房租赁费用平均是中西部地区的1.44倍。根据2002年对我国主要城市经营成本指数的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青岛等六城市的平均经营成本指数为0.87,而中西部地区南昌、武汉、长沙、昆明、合肥等五城市平均只有0.67,两者之间的差距有30%,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在个别高新技术产业上,中西部还具有一些技术优势,例如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成都、西安的飞机制造业。武汉的“中国光谷”已经建设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成都和西安分别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和支线民用客机的重要基地,也双双具有生产大型客机零部件的能力。成都研发生产的歼10战斗机结束了中国不能自主研发生产第三代战斗机的历史。
  2.内陆地区的劣势
  一是中西部地区产品的物流成本高。物流是整个生产性服务链的重要环节,物流成本是加工贸易成本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综合比较,只有加工贸易的产品其交通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不足5%时,中西部地区才具有发展这种产品的加工贸易的潜力。
  二是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硬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对落后,铁路、公路密度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通讯设施等也有待完善。软环境方面,内陆不少地区依然存在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现象,破环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形象。
  三是工业技术落后,能耗高。据统计,西部地区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平均占产品成本的65%,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比东部发达省市高出40%。企业关键生产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