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说课稿
第一:说教材
一、教学目标要求。
《我和父母<亲情对对碰>》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第一个主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与父母的关系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本单元主要围绕学生成长过程中感到困惑,但又要处理好的人际关系展开,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可以说是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才属性的辨证统一。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建构和实现中,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促进课程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并寻求二者最佳结合点,努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课标要求:
1。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的困惑,为学生确立以下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尊重孝敬父母。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爱的天平”“爱的困惑”“爱的思考”“爱的升华”等活动,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改善亲子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激发子女对父母真挚的情感。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冲突的方法,更好的改善亲子关系。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克服“逆反” 心理。
教学难点: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方法。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改善亲子关系。
确立依据: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关爱都是天生的,但有些时候这种关爱得不到相互理解,反而成了亲子关系之间的阻碍。一旦孩子和家长产生矛盾,造成冲突,那么对孩子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对多数青少年而言,他们不能很好的与父母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因此,确立重点为正确认识亲子矛盾,难点为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冲突的锦囊妙计。
三、教材处理
在教材的处理上主要依据以下指导思想,即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贴近生活,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价值取向。所以,以课本上设计的活动方案及为依托,注重教学的可行性,我设计了一些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活动,选取和补充了一部分具有新意的抒情的片段,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学自悟。
四、资源分析: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主要整合为以下几个类别:
教材资源:即课本、教学参考等
学生资源(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请学生谈自己的事例,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社会资源: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素材,网络资源信息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教学。如,选择有审美意义的Flash片段和影视片段,力求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
第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如果说,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那么教学方法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统一的原则,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老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通过活动的串连,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加强“主体性”,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加强情趣性。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这堂课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有:
1、情感活动教学法(课堂活动教学法)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较浅,且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比较乐于接受富于情趣、情感丰富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以“教得轻松,学得轻松”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设计活动为主,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主要做到:以情激学,真情实话;以情明理,以情导行。
2、画龙点睛法(教师引导启发)
如果在教学中,只有教师唱独角戏,那无异于“满堂灌”。应尝试在谈话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学生“画龙”教师“点睛”,启发引导学生关注探究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
这种教学模式是情境―活动―体验。创设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呈现型问题情境、发现型问题情境、应用型问题情境等。构建多元互动、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一体化的真实体验。如:通过“换位思考”,“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理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说学法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法指导突出一个“会”字,使学生做到会学――主动去学,会思――独立思考,会探究――想方设法去探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定立自学自悟的学习方案。
1、自我教育法。
学生课堂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学会初步分析自我,了解自我与他人。在本课中主要通过“爱的天平”和“自我反思”,引导学生透视自我,找出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2、观察交流(课堂活动)学习法
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观察,积极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和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去学,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当中。学生能大胆的听,大胆的说,大胆的参与各种活动,解放了学生的手,解放了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口,解放了学生的耳,解放了学生的脑。并且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能及时暴露自己的某些思想认识问题,以便老师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这是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进而改变自己,达到爱父母、感谢父母、孝敬父母的目的,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3、音乐欣赏,美育学习。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一部分学生成天在“题海”中漫游,个别家长只注重学生表面的考分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思想品德课当中贯彻美学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同时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感受。在本课中,学生可以观看Flash动画音乐,学唱歌曲等,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手段选用:为优化教学效果,本课采用网络环境辅助教学。如:录象片段、Flash片段。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大脑。
第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FLASH影片(天下父母心)
设计意图:(观看FLASH,通过直观的图片及音乐展现,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自然导入本课。)时间安排:2分钟
[课堂活动一]:爱的天平
请同学们在天平的一侧写下父母为自己做过的让自己印象深刻并且非常感动的事(至少5件),在天平的另一侧写下自己曾为父母做过的、印象深刻的事(至少5件),然后进行对比,“称称”孰轻孰重。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父母对自己深沉、无私的关爱。同时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时间安排:5分钟
[课堂活动二]:爱的困惑
请你带着下面的问题,边思考边观看影视片段:“父亲的困惑”
1.女儿对爸爸说的话当中,重复最多的词是什么?
2.父亲和女儿之间难以沟通,原因是什么?
3、你和父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敞开心门:请学生谈谈:在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上,你有什么烦恼
设计意图:(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了解孩子们的烦恼,交流彼此的感受。突出重点: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时间安排:5分钟
[课堂活动三]:爱的思考
请你回忆一下,你与父母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冲突。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
教师: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此血脉相连,
1、找原因:又为什么会出现“爱的冲突”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发生冲突的原因,理解父母。)
教师提问:
2、识危害:如果不解决冲突,有什么危害
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严重的会伤父母的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清冲突的危害,意识到要解决亲子之间“爱的冲突”)
教师提问:
3、献妙招:化解爱的冲突
教师:请你谈谈平时与父母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你是如何解决的?
课堂讨论:学生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教师引导小结:化解冲突小锦囊:沟通是化解冲突的良策。课本P49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回答,帮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突破难点: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
时间安排:22分钟
[课堂活动四:]:爱的升华
1、观看影片:(1) “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 (2)感动中国2004“田世国”为母捐肾的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通过动人片段,起到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父母爱的升华。)
2、自我反思:
自己平时对父母不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思考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对父母不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
时间安排:8分钟
[作业布置]:心动行动
行动一:在家中设立一本“沟通记录本”,作为亲子双方沟通的桥梁;
至少设计两个栏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和“孩子我想对你说”
行动二:回家之后主动化解最近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
行动三:坚持每天都为爸妈做一件小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常与父母换位思考,体验双方的心理状态,互相理解,消除隔阂;并把内在的情感化作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时间安排:1分钟
结束本课: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
学生聆听《让爱住我家》这一朴实又动人的歌曲,
回顾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反思自己的不足,想象自己晚上所要做的“作业”。
设计意图:(歌曲展现的就是一个亲子之间互相礼让,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典范。学生在歌声中再次体会“理解与沟通”。引导学生把内在的情感化作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时间安排:2分钟
第四:说过程反思,效果预计
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有意地设计了一些铺垫和引导,既巩固旧有知识,又为新知识提供了附着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活动的有效性,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由此解决亲子之间冲突问题,化解了亲子之间的矛盾,教师起 “导”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
活动设计注重心灵体验,强化正信息,刻意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对达到三维目标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活动设计,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理念;环节安排合理、紧凑、有效;整个课堂的设计,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能充分体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因此,教学效果将很好地达到三维目标要求。
当然,一堂课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他们往往“明理”但却无法“践行”,也就是不能把对父母的爱持之以恒的落实到行动当中。因此,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需要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在课后要及时的加以引导,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继续跟踪情况,同时也要请家长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