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生物体教案

第一节 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和动物体的形态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植物体是由哪些器官构成。
教学重点:人体(动物体)各部分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各类植物体的器官组成
教学难点:名词较多,学生不易记忆;  隐花植物的器官分化
教学过程:
引入:地球上的许多物质,都可以在生物体中找到。生物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生物体是能进行生命活动的生物个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一、生物体
地球上的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他们的特点是: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水分、空气、养分等物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一)动物体
动物是用肉眼观察到的能作整体运动的一类生物。
以人体为例,身体可分为头部、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图例
活动1:人体(动物体)各部分的名称及主要功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由学生几人一组,对着自己的身体问答,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在此过程中可相互纠正错误。
注意:要学会用科学的词汇来称呼生物体外形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各部分的功能。
1、头部:高等动物的头部位于身体的前端,能明显看到眼鼻口耳头等器官。
眼鼻耳是感觉器官,能接受外界的光、化学物质、声音等信号
口是摄取食物的器官
鼻腔是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
头上长有毛发,其内部是脑
――头部的功能是从外界捕获信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颈部:头部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能灵活运动,扩大头部感觉范围。内部有各种管道(如食管、气管、血管等)和神经等
3、躯干:占人体主要部分,通常呈扁圆柱体
从腹面可分为胸部、腹部,从背面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
内部容纳人体脏器,如肺、胃、肝、胰、肠、肾等,脏器通过躯干的皮肤、肌肉、骨骼加以保护。
4、四肢:动物躯干长有附肢,能使身体运动。人的附肢称为四肢,分为上、下肢。
上肢有肩、上臂、肘前臂、手等部分,它们有灵活的关节
下肢有髋、大腿、膝、小腿、足等部分,适应直立行走。
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如鸟的前肢变成翅(翼),适应在空中飞翔;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的前肢变成鳍状肢;有些动物有许多附肢,如河虾、蜈蚣、蜘蛛等;还有些动物没有附肢,如蚯蚓、蛇等。
思考:P117 人的手有哪些功能?――归纳手的功能
讨论:提出 “动物的身体分部与人是否是相同的?如有不同,试举例说明” 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注:无颈部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中无尾类)
二、植物体(学生归纳)
植物体的外形与动物体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固定在土壤中,整个身体不能发生位移。
不同类群的植物体,器官的组成不同。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上可利用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资源,采用直观教学法进行,复习巩固知识。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三种器官;
苔藓植物只有茎、叶(还算不上真正的茎叶)的分化,根为假根;
藻类没有器官的分化(相当于细胞、组织阶层的构造)。
(注:对蕨的根茎叶学生会误解,习惯地认为地上部分是叶和茎,地下部分是根。正确的是:整个地上部分是一张大型的羽状复叶,学生认为是茎的部位是总叶柄;地下有根状茎;根状茎上长有不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