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当我们如约来到重庆东方菜根香餐饮有限公司时,公司董事长张湖海的秘书正好送来了一张晚上去澳门的机票。
我们的话题就从这张机票开始。张湖海告诉记者:10月22日,他投资上千万港币的“菜根香”澳门餐厅正式开张,届时两位重量级人物――澳门特首何厚铧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先生将亲临现常张湖海骄傲地告诉我们:菜根香不但是首家进军澳门的川菜连锁店,而且是重庆市继太极集团后第二家投资澳门的企业,它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更起着连接和传播渝澳两地文化的重要作用。“否则,也不会得到两地最高长官的如此重视,我们算是沾了走在前面的光。”张湖海笑言。
“菜根香”每一个连锁店入口处,都有一则毛主席语录:“嚼得菜根者百事可为”,据说这是毛主席在读了经典名著《菜根谭》后发出的感慨。记者曾多次在“菜根香”用餐,当时只是把它作为“菜根香”的一句广告词而已。在采访了张湖海以后,我们才深深地明白了它的内涵:它不仅是张湖海人生的浓缩,也是他对生命的全部理解。
70年代中后期,和众多知识青年一样,张湖海插队到山西夏县,接受贫下中再教育。和其他知青不同的是,张湖海不认为这段经历是他人生中的苦难岁月那是他生命中最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他在今天的回忆中充满了快乐的气息,那冒着丝丝苦涩的回忆也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田园风光画。
关于下乡,张湖海最不能忘记的是两件事:一是他和乡民一起挑着上百斤的柴担在钟条山的深山老林中跋涉的艰辛.二是修水电站时在凛冽的寒风中率先跳进刺骨的河水里开闸放水的豪情。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和20多个知青、老乡在窑洞的通炕上光着屁股同眠共枕的场面……张湖海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讲述那一个个良辰美景:人在天地间漂浮,黄土高坡是粗犷的背景,甩鞭、信天游、晋剧是梦幻般的画面。
与其他知青不同的是,在那段蛮荒的日子里,张湖海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的人生哲学:面对现实,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到最好。
因为表现出色,张湖海被评为全县8个“群英代表”之一;是山西省第五届最年轻的人大代表;是全国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这是一个莫大的殊荣,在那个政治至上的年代,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必须是经过千挑万癣组织信得过的“革命接班人”。
这段插队生活让张湖海至今保留着吃苦的“遗风”,也奠定了他基本的管理思想。
张湖海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修建水电站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连长”,上级用完成任务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工资按星期发放。每次发了工资,他们就把它换成酒,在粗犷的黄土地上挥洒自己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