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泉时刻(一)

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获得了汇丰银行的最高权杖,这在后者140年历史以还从未有过。为什么? 

  2005年的5月,对于全球第二大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来说,可谓颇不平淡。

  5月9日,汇丰发布新闻稿称,已与高盛及摩根士丹利达成协议,将以86亿元人民币向其收购6.1亿股平安股份,一举使其在平安的持股比例增至19.9%。

  这笔投资不仅仅令汇丰成为平安单一最大股东,还令其在内地金融业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了308亿人民币,一个令任何觊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级金融集团都应嫉妒的数字。至今,汇丰银行和其控股62.1%股份的恒生银行(Heng Seng Bank),已经在中国内地开办近20家分行、支行网点,同时参股国内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和资产质量良好的兴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彻底对外开放前,其布局可谓占尽了先机。

  你几乎可以想知,率领汇丰完成这个布局的人汇丰银行主席庞约翰(John Bond)于5月25日退休时的心境:对于这家可能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大变局的百年老店,革命该如何继续下去?

  这个答案,将由一个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华人来回答。由一张黄色面孔出任其主席,在汇丰140年历史上还属首次。接班人名为郑海泉,一个或许你并不熟悉的名字,但这无碍于香港的《南华早报》将他与李嘉诚并称,或称之为香港金融界最富权势者。

  其人不事张扬,认识他的方法只有一个:阅读恒生银行近年来的成绩单。2004年,恒生的净利润率为19%,税后平均股东资金回报率高达27.6%,银行员工的平均利润为170万元人民币,在高度发达的香港银行业,这些数字均属领先。恒生银行的股价也由他入主时最低的31元升至现在的百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