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故事情节中愉快自主学习
—— 《找妈妈》折纸教学活动设计及设计思路 折纸活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几次翻折,就可以变化出千百中不同的形状或玩具,这种兴奋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纸游戏不仅深受大人的喜欢,而且也同样吸引孩子。但是,由于孩子在语言、动手以及理解等方面缺乏一定经验,使得在以往开展折纸活动时多采取“跟学”教学方法,或者将折纸活动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进行。那么,折纸活动能否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能否和其他教学领域有机整合,在改变“跟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又能充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呢?在一次《找妈妈》的活动开展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活动设计: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在帮助小动物找妈妈的情景中,尝试将长方形纸折变小船和按数取物的方法。 2、体验帮助小动物找到妈妈和师生合作完成大图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找妈妈》大图书一本;《小白船》《粉刷匠》伴奏音乐。
2、画有标记的彩色长方形纸若干。
3、小鸡、小猫、小羊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开头:找妈妈
1、出示大图书: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大大的故事书,谁知道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名称叫《找妈妈》)
2、请你猜猜看,会是谁在找妈妈呀?(幼儿自由猜)
3、(打开第一页)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五颜六色的花也盛开了,谁来到了草地上?
4、有几只小羊?几只小猫?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
5、小羊、小鸡和小猫在草地上玩的开心吗?你怎么知道它们玩的不开心呀?(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表情:有的小猫、小羊在哭)
6、它们为什么不开心呀?(引导幼儿询问小动物)
7、小结故事一:小羊说:“咩咩咩,咩咩咩,我的妈妈在哪里?”小猫说:“喵喵喵,喵喵喵,我的妈妈在哪里?”小鸡说:“叽叽叽,叽叽叽,我的妈妈在哪里?”
8、小动物为什么在哭呀?我们帮小动物一起找找妈妈。(和幼儿一同说:“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呀?)
9、(拉开第二页):“咩咩咩,咩咩咩,我的宝宝在哪里?”“喵喵喵,喵喵喵,我的宝宝在哪里?”“咯咯咯,咯咯咯,我的宝宝在哪里?”哎呀,羊妈妈、猫妈妈和母鸡妈妈都在河对岸,小河上没有桥也没有船,小鸡、小猫和小羊要过河找妈妈,怎么办呀?(幼儿想办法)
10、小鸡说:“不着急,我们来造小船吧。”小羊和小猫一听,说:“好办法,我们一起来造小船!” 二、大家一起造船过河 (一)造小船(与幼儿一同示范)
1、先造船身:造小木船要用到钉子,下面有两个钉子,钉子找到洞洞,叮叮叮,咚咚咚,长长船身造好了。
2、再造船头:一个钉子找到一个洞洞,叮叮叮,咚咚咚,尖尖船头造好了。
3、造船尾:一个钉子找到一个洞洞,叮叮叮,咚咚咚,尖尖船尾造好了。一艘小船造好了! (二)小动物坐小船
1、看小船上面的图示,一同讨论:请哪位小动物来坐小船?(1 2 )
谁来试一试?(1名幼儿先来尝试)
2、对吗,为什么?上面的图画是什么意思?(共同解读含义)
· 几只小猫?几只小羊?“1 ”是指1只小猫;“2 ”是帮几只小羊造的小船?(2只小羊)
4、请幼儿将这艘小船放到小河上:小船小船往前开,小猫小羊找妈妈。 (三)过河找妈妈
· 还有许多小羊、小猫和小鸡没有坐上小船,我们一起来帮它们造船找妈妈吧!
1、教师指导:
· 引导幼儿用敲钉子的游戏方法造小船,鼓励幼儿能尝试将边角对整齐。
· 引导幼儿根据上面的图示将对应数量的动物坐上小船去找妈妈。
2、小动物都坐上了自己的小船了吗?(大家检验) 三、故事结尾:小动物找到妈妈了 (打开第三页):小鸡、小猫和小羊坐着小船过了小河,找到了自己的好妈妈,开心的说:“妈妈,妈妈我爱你!”妈妈说:“宝宝,宝宝,我也爱你!”小鸡、小猫、小羊和妈妈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的真开心! 活动设计思路: 一、在故事情景中融入折纸活动,和计算等领域有机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保持持久兴趣,能激励幼儿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在折纸活动的逐步开展中,恰逢让幼儿尝试进行一角往上折的基本技能,可以用这个技能来表现的物体有花、屋顶、船、车等。那么如何将折纸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展现并和其他领域有机整合呢?在一次阅读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帮助小动物找妈妈的故事内容很感兴趣,由此引出了本次的集体活动《找妈妈》。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展开,以故事为基本引线,在帮小动物造船、请小动物坐船过河找妈妈的故事情节中不仅将整个故事完整化——找到了小动物各自妈妈的同时也完成这本大故事书《找妈妈》的制作。 在造船过河的环节中,又以两个主线来设计。一条主线主要是从折纸方面和情感方面出发,尝试用折纸的方法造小船帮助小动物过河找妈妈的故事情景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另一条主线是从计算方面出发,在坐船过河的故事情景中尝试按数取物。在这个环节中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提供的“按数(图示)”有不同难度,从一唯思维过度到二唯思维,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由于两条主线有机融合,相互贯穿,采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手段和乐于帮助小动物的情感特点,使得活动目标不仅有效达成,而且将孩子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活动的状态中。 二、创设开放和谐的活动环境,让孩子敢说、勇于尝试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幼儿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发言,活跃思维,积极参与。“开放和谐的活动环境”不仅单单体现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师生平等”氛围的形成。在本次活动中“造小船”和“请小动物坐小船”两个主要活动环节中,我都积极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在集体面前表现与展示。 在“造小船”环节上,通过“看操作材料上的小图标”——“大家一起讨论造小船的步骤”——“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操作”——“集体检验”的过程,将老师的教转换成孩子的自主学。与此同时,通过“你有什么好办法”、“你能帮帮我的忙吗”“、你的办法真好”、“你已经会用儿歌来说了,本领真大”等语言激励孩子参与讨论大胆表述,使得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在“请小动物坐小船”的环节上,我又通过“幼儿操作”——“共同讨论和解读”的过程,将孩子始终放在主体位置上。这样的过程不仅再次体现“老师的教转换成孩子的自主学”,而且还让孩子感受到帮助别人成功的快乐心情。 三、巧妙运用儿歌指导语和进行材料的再加工,有效体现折纸技能 小班幼儿理解事物是建立在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上的,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在“造小船”的手工纸上根据需要添上相应的钉子和圆洞图案,根据折变的要求配上形象的儿歌——“2个钉子找到2个洞洞,咚咚咚,咚咚咚,长长船身造好了!1个钉子找到1个洞洞,叮叮叮,咚咚咚,尖尖船头、尖尖船尾造好了!”正由于对材料进行的再设计和配上了形象具体的指导语,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方法上运用形象的儿歌帮助孩子理解折小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使得第一次尝试“角往上折”的技能就能基本理解,为探索造船秘密的时候充分让幼儿进行讨论打下基础,促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 本次活动始终将孩子推在前,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大胆表现。整个过程幼儿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中,愿意大胆说——积极参与讨论过程、勇于表现——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从而使本次活动目标有效达成,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