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实录分析《萤火虫》(一)

[案例]

案例实录:

在我进行歌曲《萤火虫》新授活动中有一个故事的引入,活动结束后,在休息时,听到吕文暄小朋友拉着别的幼儿说:"刚才的故事真好玩,我来扮演萤火虫,你扮演蚂蚱、你扮演蚂蚁,我们来表演吧!好么?"她一边说着一边还分配起了角色;我认为要把孩子表演的欲望充分调动起来,我便给了她们一个机会与平台,我迫切的想知道结果如何?于是在第二环节的教育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回忆刚才的故事,并有意识的提问吕文暄看看她什么样的答案?其他幼儿有什么样的反应。

随着几个提问的引入: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它们是怎样说的?你来学学看?我鼓励幼儿自发表演的欲望,让感兴趣的幼儿先来试一试!于是我选择吕文暄并且给她自行挑选合作伙伴的权利;吕文暄小朋友不但完整的表演再现了故事情节与对话,而且她通过努力带动全班幼儿关注并喜爱这个故事,并理解吸收故事精髓用描述性的语言讲述应该如何学做好孩子;最有趣的是她在我的提问:你更喜欢那个故事?为什么?之后给予明确的回答:不喜欢!因为这只萤火虫不是一个好孩子,同时她还主动要求改编了故事,把一个不喜欢帮助别人只是一味想找寻朋友玩耍的萤火虫,变成了一个愿意主动帮助朋友的好孩子,表演的相当精彩、灵活机智地改变了故事对话,活动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内容选择调动激发了幼儿兴趣。虽然选择的教育内容《萤火虫》与我们新疆地区幼儿的生活经验有些远,但是有一点是本次活动产生生成的主要原因:兴趣!孩子们在对任何一种小动物感知与理解的过程中都充满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真实的见过萤火虫,但是在生活中、还有各种信息化的媒介通道中,他们对萤火虫是有印象的、感兴趣的,在教师形象的语言刺激下孩子们灵动的眼中不难看出,似乎他已经真的见到了萤火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明确地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原则。活动内容《萤火虫》的选择得到了延伸,提升了幼儿的认知、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