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幼儿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
●教师应如何把握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实录
大班上学期,孩子们对正在发生的换牙的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围绕着"牙齿"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生成了关于"牙齿"的探索型主题活动。
某个孩子提出的"人有几颗牙齿"的问题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兴趣。多多点数同伴嘴里的牙齿,是18颗;妞妞找来一面镜子对着自己的嘴巴一颗一颗地数,是19颗;思思参照多多的方法数了多多的牙齿,是20颗——结果都不一样!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我为他们提供了另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集体面前提出无法解决的疑问,然后求助于大家。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各种方法:回去问家长;翻一翻有关书籍;上网查询……我一一肯定。忽然有个孩子提出问牙医,可是怎么才能找到牙医呢?我暗示说:"跟远处的人联系可以用什么办法呢?""打电话!""写信!""可是怎么写呢?""谁会写字呢?""叫老师写!老师会写字的!"……几天之后,我们果真收到了牙医的回信,孩子们成功了!
思考
幼儿是好奇好问的,但这种求知的火花如果缺少了成人的关注,往往一闪即灭。究竟该用何种方法对待幼儿的"火花",使它能持续燃烧,即如何抓住幼儿的热点问题使之持续进行,让主题得以展开呢?
可以尝试的方法是:抓住幼儿的问题,并以此引发幼儿的思考,从而推动主题的深入。因为问题能够帮助幼儿产生矛盾和冲突,引发幼儿的思考。新的问题使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通过幼儿与客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这种结构平衡化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