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问题,共同成长——教研活动感悟

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5 月22日我们研修班在青浦佳佳幼儿园进行了一次组内的教研活动。我们小组通过观摩活动,确定了研讨话题《集体教学活动中突出重难点的解决,聚焦目标的达成》,通过大家的研讨,发现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大家集思广益,让我从中受益良多,对于如何解决重难点有了一些体会,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一、单刀直入,难点前置

所谓难点前置是指将教学的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由于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事教学为例,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让幼儿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就像是吴佳瑛老师的《小兔找太阳》就是运用了这个方法,通过让幼儿尝试根据相关线索大胆想象,在比较中筛选出符合线索的物品,然后再讲故事,将活动的难点重点前置,故事内容对幼儿来说就没有难度了,幼儿的难点在前面的环节已经解决了。

二、分解目标,小步子递进

"递进"指阶段目标的循序达成,即根据自己的起步点出发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提升发展目标。"小步子"是心理学提出的办法,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使个体很快地从目标导向行为转入目标行为,尽快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目标能力增加时教师及时提供一个可使儿童实现高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走向实现更高的目标。分析本次活动,目标有两点,目标一:在观察判断中进一步认识鸡蛋的外形特点,初步了解鸡蛋的孵化现象;目标二:激发幼儿对蛋宝宝的喜爱之情,乐于探索。我觉得目标可以稍作调整,使得重难点更加突出,比如:1、在巩固鸡蛋外形特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鸡蛋孵化的现象。2、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孵化的现象。通过更改目标后,可以把重点放在小鸡的孵化现象上,可以把第三环节也改成是跟着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孵化的现象。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不用很科学、具体的介绍小鸡在鸡壳到底是哪些部位先长的,只要初步感受一下孵化的现象就可以了。这样重新设计活动环节后,使得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有递进的关系,同时将大目标分解成了小目标,在两个环节中逐步进行。

三、寻找阶梯,搭建支架

"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它的存在为教学提供了可能,但是教学必须从儿童的现有水平出发,逐渐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为儿童搭建支架,引导儿童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从感知鸡蛋外形特点入手,让运用已有经验说说、讲讲,然后从观看小鸡出壳的视频,感受鸡蛋孵化的现象。再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孵化的现象。教师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幼儿搭建支架,逐步达成目标。

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小组聚焦话题,针对话题展开思考,通过重新设计环节等方法,完善教学活动方案。作为新教研组长的我,在以后的教研活动组织中有了一定的启示,首先要确定好教研活动的话题,然后聚焦话题,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这次的教研活动结束了,然而在自己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还在继续,我将会把培训的内容通过整理、内化,运用到实践中去。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