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舞蹈艺术亦是如此。
创新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中国舞蹈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历代保存、遗留下来的宫廷舞、民间戏曲,为中国舞蹈文化积累了无穷的宝藏,挖掘并发扬光大的文化遗产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开发、研究。所谓传统是时间概念,它针对“过去、现在、未来”。传统即是创新,创新就是传统。就当代而言,过去的舞蹈文化是传统,但在当时是创新的典范。创新是对于当代文化艺术在保留传统文化色彩的精髓上,根据时代精神和现代人审美心理自觉或无意识的创新,以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
一、编导的思维创新
1.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观察生活、熟悉生活。从日常生活当中观察生活并逐步积累,来自社会生活各阶层的大量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分析、理解熟悉,从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人生、事件作为“艺术材料”,同时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介入十分重要,因创作者独特的“视角”切入,使创作过程赋予新形象的审美认识,使思维具有了独创性。
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贾作光老师提出:“要有一双舞蹈的眼睛,它必须全身心投入生活当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物内心感情活动,将人物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在第八届“桃李杯”大赛中,《进城》是在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成的原型人物:一群进城务工人员。它表现当代民工们在大城市生存、生活的状态。从开始蜂蛹般涌入大城市的好奇、新鲜到遭受白眼后的痛苦失望和面对挫败的无奈,直至鼓起勇气拍掉的尘土、擦干血汗,迎接新的曙光。让人真切感受在你我身旁,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人民的艰辛,在对弱势群体深表同情之时,也为大多数人通过努力与奋斗最终得到社会认同而欣慰。这一作品创新的源头来源于生活真实原形,是创作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生活,捕捉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群,因此,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源于生活中的“真善美”。
2.创新思维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同时代,不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很难被大众接受,失去存在价值。中国的民族在民间舞蹈专业领域和业余文化生活中广为流传,其根本原因是顺应人民对舞蹈的审美追求。具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双重属性。对于从事民间舞文化专业工作者,经历了民间文化艺人和专业人事提炼升华,在音乐节奏、动作元素组合变化上与时代发展同步,敢于在精神风貌上突破、创新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既强调了其特有的“风俗性、自娱性”等特征,又反映了当代各民族间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紧扣文化“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文艺作品反映时代旋律”的文艺方针。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经常可见大街、广场、空地中充满活力的老太太扭起秧歌、打起腰鼓、舞动扇花,她们脸上的笑容和肢体动作中散发出的“春春活力”为城市平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企事业文化和群众文化、少儿艺术培训中,民间舞也相当活跃。舞蹈已深得广大人民的认同和喜爱,它的大众化、通俗易懂,已深入人心。
二、舞蹈结构的创新
1.舞蹈结构即语言
精巧的艺术构思是通过完美的结构来体现的。舞蹈结构有一定的规律,结构是作品的骨架和内部构造,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经过作者的独特视角,巧妙铺排所作的布局和安排的。
结构有重要的层次语言,在人物感情处理方面,有层次递进变化来推动情感在结构中的体现。如悲哀的情绪表达:有点悲哀(惆怅、忧郁不乐)→很悲哀(痛苦、难过)→极端悲哀(悲痛欲绝、挣扎)→无声悲哀(无奈、抑郁)。在这种推动式的情绪变化时说明,舞蹈语言反映结构,结构即舞蹈语言。
清晰明确的结构方式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让作品有脉络清晰的逻辑关系,如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中《长河吟》是以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过程中的灵感为主线。作曲家朦胧、抒情、流畅的主旋律线在大脑中的闪现→国难当头作曲家忧国忧民的愤怒→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反抗精神集作曲家于一身→在斗争与反抗中燃起对新中国的希望。在这一舞蹈结构中,将人物、作品、时代背景融合一体,通过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处于当时背景之下的心境、情感状态,并将其化为创作源头,真实可信地让观众处于联想与想象之中。舒巧老师在《论舞剧结构》中提到结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想说的话”。由此可见,结构是作品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