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信仰下的恶之花(一)

摘要:《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后的悲哀,宗教禁欲主义窒息了他对爱情的追求,因而也就注定了他变态、残酷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必须通过克洛德身上所蕴涵的人与神两种矛盾性格激化和斗争,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人物,为解读《巴黎圣母院》提供一个新的矛盾。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克洛德;爱情;人性悲剧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作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也是人们极力批判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和他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
一、克洛德的生长环境,分析其本真性情
《巴黎圣母院》中故事一开始,克洛德已经三十六岁了,做了罗桑的副主教。如果说在十九岁的时候,他还想用对一个兄弟的爱来充实自己的一生,他在爱上帝之外,还爱着另一个世人,那么到这个时候,他早就完全献身给上帝了。“他抛弃了一切人间的感情,尤其是爱情。他深信在魔鬼对人设下的一切陷阱中,女人是一种最危险可怕的诱惑,因此,他严格地遵守教会的规定,长期过着禁欲生活,并相信斋戒和祈祷已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愿望和一个活人内心的全部火焰都冻结在神坛冰冷的石头上了。”[1]但偏偏就是这个克洛德,在第一次看到爱斯美拉达在广场上跳舞之后,他就遭到了一种雷击似的爱情袭击,这种爱情越是强烈,对一个牧师就越是悲惨不幸。
  教会禁欲主义的道德观念在克洛德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爱情的力量却足以冲破一切违背人性的枷锁。克洛德在经受了许多难以想像的痛苦折磨之后,终于向爱情屈服了。他愿意抛弃过去认为神圣的一切,抛弃副主教的位置,从天主的圣坛前逃跑,逃到人世间去过一种世俗的爱情生活。
  这种对于庄严的爱情生活向往。与弗比斯在爱情上玩世不恭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使我们无法怀疑这种爱情的真实性。人人都具有和异性结合的愿望,这不过是人的自然愿望,克洛德也逃脱不了这个自然。
只有基督教才“把我们的肉体,我们的欲望看作某种与我们相异的东西”,企图“消灭自然对我们的制约,”[2]一种能够使人放弃天主,放弃他以往赖以生存的一切而到人间去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的感情,如果不是一种十分强烈的爱情,那又是什么?因此,把这种感情简单地指责为“罪恶的情欲”是不公平的,这种指责本身就是带有禁欲主义色彩的。作为一个牧师,克洛德的不幸并不在于没有足够的勇气冲破教义的束缚,去追求一种人的生活和人的世界,而在于他的灵魂是被宗教所腐蚀,毒化了的,爱情在那儿只能结出一些病态的畸形的果实。
  二、造成克洛德人性悲剧的根源
  生活在十五世纪上半叶的克洛德不可能对那个时代的特征毫无反应,作为社会的一员,在他身上,也有人性的要求。他也曾过着刻板、远离女人的修道生活,节制着自己的各种欲望,并自以为是快乐的。而正是爱斯美拉达的出现,唤醒了他应该具有的普天下广大世情男女对爱的希冀,引发了他所应备的人们对生命幸福自身价值追求的人性觉醒。他的爱慕心理和渴求行为,是人的意识的觉醒,是对人性的呐喊,这正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本能的欲望和人性渴求,希望得到所需的合理要求。可是在那个封建禁欲的环境下,注定了这样一个双层身份的人的爱情的失败和人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