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曾经提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由于这一存在方式无时不刻地处于新陈代谢中,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我觉得它只说对了一半,生命在于放松运动,这才是真理,并必将得到21世纪人类的青睐。但最近几十年来生命放松训练理论发展缓慢,方法缺少创新,机理的研究更是没有新的突破,研究的成果逐渐减少,可以说放松训练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非常缓慢。这于传统放松法客观性低、手段繁琐、效果差有直接的关系。笔者20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和探索,认为发现了高效的放松方法和原理,提出构建生命放松学的设想,现作一简要总结,以期逐步完善。
一、放松的本质
放松一词,涉及多方面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释。首先应对放松有一个多角度的理解,并有必要区别出放松、松弛、紧张和焦虑4个概念。有专家认为,放松是由紧向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意识强度逐渐减弱,有利于从事任何脑部的活动;紧张是由松变紧的过程,此时,意识活动加强即肌肉变紧。松弛指放松的最终结果,身心失去警备,类似于睡眠状态。焦虑则指恐惧不安的状态,整个身心达到了很高的激活水平,失去了灵活性和自主能力。由此可见,放松是一个使身体和精神由紧张到松弛的、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在心理过程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体现。它是一个无关认知活动逐渐消失,注意集中,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行为和生理唤醒水平降低的过程。
从生理学角度去解释,肌肉的放松意指肌肉的舒张,而肌肉的紧张意指肌肉的收缩。按心理学的观点,放松可解释为“没有思想负担”、“没有焦虑的感觉”、“一种松弛的精神状态”。那么放松是一种状态,即松弛状态。它是心理活动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内心宁静,头脑清醒,不急不躁,身体安定,生理反应稳定的状态。放松又是一种个性特征,是一种能力或一种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与调节能力的稳定特征。这种特征受遗传、环境、训练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影响,是可以培养的。放松还是一种生活哲学,其功能与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相互作用,因此,它又是人们摆脱压力、松弛身心、增进健康、保持心态平衡、提高工作效率的生活追求。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角度看,我们把大脑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忘我保护状态称为放松。人体的一切运动都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结果,由于放松能使生命处于极佳的稳定状态,所以从机能上看,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佳的机能状态,或者说用最省的力气,使生命机能发挥最佳的状态,称为放松。因此笔者认为放松的本质是调节大脑基于无意识的忘我保护意境下使生命处于最省力的最佳机能状态。
二、拥有假声就拥有放松
能够引起放松反应的方法在古代即已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宗教中,如基督教、犹太教、神宗、印度教、道教等均有放松训练的成分。佛教“三学”中的“定学”,即禅定,是修炼精神的一种学说与方法,其最著名的流派是瑜伽派。其基本练习方法包括控制呼吸和静坐冥想,目的在于使头脑放松,活力恢复,摆脱繁琐的意识冲动和欲望的束缚。从古到今,学者们创造放松方法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从东方古老的瑜伽冥想、气功入静,到现代的自生法、渐进放松法,再到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各种与专项结合的放松技能训练方法,都是研究者们潜心摸索,不断总结创造出来的。有关专家将放松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躯体性技术。该技术的目的是训练肌肉对任何水平的紧张都能产生感觉,并能够将任何紧张释放。此类技术包括呼吸法、渐进放松法等;另一类技术是认知性技术。其目的是训练通过大脑的安静,使肌肉放松,包括冥想、表象、自生训练法等。近年来放松训练发展了5大类型:渐进性肌肉放松;自生训练;自我催眠;静默;生物反馈辅助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