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自主性课堂应考虑学生的理智和情感;学生是一个社会性的人,自主性课堂应创造和谐的环境,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人,自主性课堂应在交往和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学生是一个学习的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自主性课堂 交往与合作
什么是自主性课堂?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自主性课堂是一个相对的、有着多层次含义的概念。所谓相对,是指学生的学习不可能完全摆脱教师的控制而追求绝对的自主;教师也不可能超越现行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来任意实施其教学行为。教材仍然是学习资料的主要来源;教学大纲仍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文件,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掌握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以多层次?是因为:学生是一个多层次的人,创建真正的自主性课堂,就要真正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从人的本性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学生是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自主性课堂应考虑学生的理智和情感;学生是一个社会性的人,自主性课堂应创造和谐的环境,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人,自主性课堂应在交往和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学生是一个学习的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
一、自主性课堂的学生纬度――自主性
教育家梅纽因说过:“学生的动力首先还得来自于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自主发展获取知识、技能,发展个性,这就是自主性课堂的含义。自主性课堂就是在自主教育的气氛中,在教师的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能动的学习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学习过程。
但是,自主性课堂学习并非自学,而是相对传统教学而言,自主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就不重要了,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恰当指导,任何所谓的自主模式都会使学生陷入盲目的境地。在自主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台前回到了幕后,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自主的指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安排与策略使用是否得当对于教学效果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主性课堂过程中的教学组织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管理策略,学习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自主性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