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符合中国医学教育特色的PBL模式(一)

作者:王卫东肖光文谢彦鹏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对医学教育的要求,我们需要引进先进的PBL教学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要求我们去思考如何在中国医学教育中将PBL教学模式与中国传统的LBL模式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PBL教学模式。
关键词PBL医学教育教学方法
AbstractToadapttothenewsituationofmedicaleducationrequirements,weneedtointroduceadvancedPBLteachingmode,butintheimplementationofalotofquestionsforustothinkabouthowmedicaleducationinChinawillPBLteachingmodeandthetraditionalChineseLBLmodelcombiningexplo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PBLteachingmode.
KeywordsPBLmedicaleducationteachingmethods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1],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Bar-rows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学习环境中的4大要素,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创立的教学模式。PBL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①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③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④获取和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⑤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PBL也是与当前所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PBL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非常有效[3],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PBL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
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内有些医学院校已经先期开展了试验,据报道也收到了良好成效[4],但尚未普及。原因在于在中国医学教育中实施PBL教学模式遇到很多问题:
一、客观问题
(一)师资不足。由于PBL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如果按照国外模式须6~7人一组,且每组都有一位带教老师。与传统教学相比,一个班级(通常由30多人组成,根据学校不同,有些院校每班人数可达40~50人)被拆分为几个小组,教师需求数量显然高出几倍。要保证PBL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充足的教师。
(二)教学条件不足。试行和推广PBL教学模式,为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及电子工具等。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足够的教学资源,这也是PBL未能在中国全面实施的主要客观原因。
(三)无现成的教材。国内医学院校大都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系列教材,经常有更新,但编排体系一直适用于传统教学体系及方法。而在PBL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广度、应该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还应该是开放的、能够自由探索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即往往没有规则和稳定性,不能简单的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要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概念,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分析来解决问题,问题的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常随着新情况的出现发生变化。这一切都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需要教师从零做起,经长期酝酿、周密筹划、反复论证,制定出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PBL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计划。困难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