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订呼声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之前就已经有企业开始尝试了。《办法》出台前后,遭到整个行业一浪高过一浪的非议。到2007年10月,距离正式实施之日仅过了不到一年时间,各方的质疑之声又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一开始起,业界对于《办法》的实施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赞成派,认为《办法》有利于规范市场,汽车厂家或者汽车总经销商(统称汽车供应商)可以对经销商进行很好的控制,改变销售商散乱、游离的状态,有利于规范市场,统一汽车的品牌形象。另一种是反对派,认为易形成市场垄断,因为《办法》限制了经销商的发展空间,让经销商完全听命于汽车供应商,让厂商关系不平等;此外品牌销售管理让目前很多经销商需要向汽车供应商申请授权,容易形成有品牌授权汽车供应商的垄断,不利于市场竞争。
2006年底,国内首次爆发经销商公开叫板厂商事件,山西新宝鼎汽车有限公司主动与长安福特解约,掀起一场经销商风暴。
更有甚者,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对《办法》进行修订,以缓和产销之间的关系。全国工商联在议案中分析说,《办法》存在6个方面的弊端,并提出4方面的建议。2007年上半年,全国500余家经销商共同策划的一份修订草稿,《关于修订和完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建议(草稿)》,已递交至商务部。
笔者大致比对了一下全国工商联的议案和“500余家经销商建议稿”,发现两份文件理由和建议多有重叠,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造这么大的声势无非是想推动早日修订《办法》。笔者认为,“500余家经销商建议稿”唯一的亮点就是增加了几条希望:其一,做好城市发展规划,避免城市盲目发展有形汽车市场、4S店等汽车销售项目,避免汽车销售过度竞争,造成不必要的土地、资金及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二,在《办法》中应允许品牌经销商在市场内自行设立分支机构,厂家不得干预;其三,汽车品牌经销商只能在工商部门监管的汽车市场内设立非分支机构的二级经销商,便于规范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四、禁止汽车厂商以区域销售为借口,歧视非本地消费者,应允许经销商在本销售场所向所有消费者销售汽车;其五、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审批市场建设项目时,应充分听取行业组织(商会、协会)的意见后再批复。
仔细推敲上述这些建议或者说希望,不难发现,其内容多与《办法》没有关系。以五点“希望”为例,解读其真意,人们得到的也许是这样的内容:希望一是希望“少批有形市场和4S店”,而建多少市场和4S店应依据市场需求情况,不能指望《办法》标定;希望五与《办法》无任何关系;如果说希望二“到我场子里多多设点”还算涉及到修改《办法》让汽车供应商放权,那么,希望三只能理解为有形市场的老总们的美梦,试想,二级网点都圈在一个地方,二级网点本身的辐射作用、覆盖作用怎么发挥出来?另外,希望四就法规本身而言已不存在障碍,如果非得明确“用户上哪买车都行”也未尝不可。
诚如饶达、阎瑞林撰文评论的那样,“由于这个政策是汽车产业政策中,要求一步到位与国际接轨的少数政策之一,又是涉及到我国服务贸易中与国际差距最大、竞争力最弱的汽车销售管理领域进行的重大改革,所以反对意见相对多些,也属正常。但反对意见与政策的内容无关,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的所谓严重后果方面。可见,政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所谓的严重后果也不存在”。
实践表明,该《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汽车流通领域交易秩序的同时,的确也引发和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了保证我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有关部门也已经着手调研工作,《办法》有望得到适时修订:8月21日上午,国家商务部在京专题听取了汽车流通领域对《办法》修改的意见;不久,在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由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牵头组织全国各地的十几家汽车有形市场对《办法》提出了修改意见;9月下旬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又开始面向汽车生产企业和总经销商收集问题和意见。修订《办法》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次修订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的未来走势及命运。
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发展趋势
(一)欧盟新法规代表的发展趋势
汽车品牌专营方式兴起于20世纪初,曾是西方国家汽车销售的主流模式。在欧洲不同时期,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分别受欧盟1985年制订的123/85号法规和1995年1475/95号法规的调整,2002年10月开始实施汽车销售新法规――欧盟委员会法规第1400/2003号。新法规高度重视汽车购买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利益,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设计了一些新的规则,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