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指带有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包括《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是指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共四十篇。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时候,既要体会《诗经》的内容,也要理解它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掌握《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字词注音。
雎鸠( )窈窕( )荇菜( )
蒹葭( )溯洄( )寤寐( )
其( )坻( )逑(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流:择取
其:挑选
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明确这两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关雎》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
2、结合《关雎》一诗,体会"兴"的手法,以及《诗经》中特有的"重章叠唱"的手法。
3、《蒹葭》思路很清晰,请同学们分析一下。
这首诗是按照时间的线索来写的。芦苇上的露珠由凝结成霜到还没有干,再到将干,表明诗人已经在河边徘徊很久了,写出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无限情义。
4、关于《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赋、比、兴,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种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形式。
三、问题思考。
1、《关雎》和《蒹葭》在内容和写作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2、学习《诗经》要注意诵读,诵读要注意语气和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