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二、辨析形似字三、词语积累颤抖:哆嗦,发抖。渴望:迫切地希望。四、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基,四川万县人。1929年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北京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在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曾任文学系主任。一度随贺龙部队去晋西北和冀中革命根据地工作。1944~1947年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副社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以及《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主编等。早在学生时代即从事诗歌创作,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他在散文创作和文学研究方面也有不少作品,但就其四十多年的文艺生涯来说,更主要的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何其芳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三岁开始由祖母授诵千家诗,且常看祖父作画和胞妹绣花,受到文学艺术的感染。六岁入塾发蒙,日诵《论语》之类的书籍,并学做试贴诗。八岁为避匪患随家人移居湖北宜昌,辍学三年。十一岁时返回家乡,照常入塾,假日则自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聊斋志异》、《昭明文选》、《赋学正酷》等书籍。十四岁那年还读了《唐宋诗醇》。他曾说:“我爱好诗歌就是从这开始。”(《写诗的经过》)就在这一年,他“终于带着一种模糊的希望,生怯的欢欣,走进了新奇的第一次的学校生活”(《还乡杂记・街》)。他先上万县第一高小,第二年考入万县中学,开始接受了白话文,接触了新文学。他很喜爱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和闻一多、冰心的诗作,并开始学写新诗,有的曾用“秋若”笔名发表于万县《民众教育月刊》。在当时万县中学的学潮中,他因受牵连而被开除,改入重庆治平中学。一九二八年底中学生活结束,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但整天沉浸于文艺书籍之中。这期间,他写满了两三个本子的诗歌习作,因为多半是幼稚浮夸感情的抒写,自己觉得没有多少价值而把它全部烧掉了。一九三○年暑假,由于父亲断绝接济,仅靠弟妹的支援和自己有限的稿费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当时正好清华、北大来沪招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两所学校。先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不到半年因无高中毕业文凭便被开除。一九三一年秋改入北大哲学系,自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文学素养大有提高,也接受了许多消极的东西,特别是受了那些鼓吹悲观、怀疑和神秘主义的世纪末文学的很大影响。他的正式的诗歌创作生涯是从这时开始的。2.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在国统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他眼前。诗人全身心投入了这一全新的火热生活,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就是诗人诗风转变后的代表作品。五、题解诗人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新的力量,所以诗人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正是对于少男少女的含义最好的注解,这四种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属于一种开始,积极向上,给人希望。诗歌还暗含了另外一层政治意义,即歌颂延安的新天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六、诗作主旨《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通过诗人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的方式,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七、诗歌解读诗人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所以诗人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为此,诗的第一节就连用四个“歌唱”,“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正是对于“少男少女”含义的注脚。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少男少女”就是“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这四种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积极向上,给人希望。这四句诗还暗含了另外一层政治意义,即歌颂延安的新天地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第一节诗迎面扑来的是清新明快的感觉,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歌唱,诗人继续高扬这种明快的调子,调动丰富的想像,把歌唱这种相对抽象的事物写得具体生动。这里,诗人写歌声飞起来了,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停留。这里的“年轻人”实际上又与“少男少女”相照应,进一步突出诗人所要歌唱的新生事物和新生力量。“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这几句诗是这一节的精彩之处。诗人揭示了歌声的来源,乃是“快乐或者好的思想”,诗人来到延安这一片全新的天地里,每天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快乐新的思想,他简直如刚来到世界的婴儿一般激动好奇地看这个世界,并热切地投入它的怀抱。诗人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好的思想尽快地变成歌声,长上翅膀,飞到四面八方,让每一个人都听到,尤其让少男少女们听到。在诗人那里,这是何等美好的心境!这里,诗人先把快乐和思想比成声音,又把声音比成“微风”“阳光”,互相构成比喻,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第三节是第二节诗意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写他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把忧伤抛在了一边,变得年轻了,对生活又充满了“梦想”和“渴望”。这里暗含诗人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诗人在去解放区以前,思想和创作低沉、压抑,虽然写出了一些好作品,但总是无端地呈现灰色调,未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勇气;来到延安之后,诗人重新弹奏生活的琴弦,发出的琴声,已经“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而是变得轻快,变得健康。“又”字说明诗人的“梦想”和“渴望”一度消失。现在的诗人,再也不是过去的诗人了!告别了旧我,诞生了新我。这首诗以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比喻,表达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勇于塑造新我的思想感情;语言精炼生动、刚健清新;节奏感强,押韵讲究,既有第一节一气贯注的排比,也有第二、三节的整散兼顾的诗行。这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好诗。八、思路简析这首诗是1941年在延安写的。诗中洋溢着诗人对延安的革命生活和革命青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这种热爱和赞美之情,是建立在诗人切身经历的基础上的。因为诗人是从国统区来的,国统区黑暗的现实曾使诗人对生活失去过希望,还没有成年就已经唱出一些忧伤的歌,他的《夜歌》的基调就是忧伤的。所以诗人说,现在忧伤从他的琴弦上消失了,他对生活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现在,诗人是在通过自己的变化赞美新生活的魅力,诅咒旧社会的黑暗。诗中作者把少男少女们比作朝气蓬勃的“早晨”,比作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希望”,比作“未来理想的实现者”,比作不可战胜的“正在生长的力量”,为他们唱了一首由衷的赞歌!诗人希望自己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引起共鸣,得到反响,化为力量。他要歌颂那些使他激动的“欢乐”和“好的思想”。这激动就像小草接受春风吹拂一样。要让它们变为歌声,像“微风”那样吹拂着青年们的面颊,像“阳光”一样温暖青年们的心。诗人自己也在这歌唱中,丢掉了“成年的忧伤”,“重新变得年轻了”,对生活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诗人的感受是真切的,到了延安以后,一切都变了,他又看到了希望,这种变化使他自然唱出了对延安生活的热情赞歌,充满了浓郁的青春气息,激发人们去热爱新的生活。总之,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就是为新生活歌唱,为希望歌唱。九、写作特色1.形象性突出诗的形象性是很突出的,特别是第二节。诗人要求自己的歌声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怎样“飞”法呢?那就是用歌声所流露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青年如“早晨”“希望”)或“好的思想”(青年“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去影响他们,这些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好的思想”都是曾经感动过诗人自己的。诗人用了“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这样优美的形象,而且又把它们比成“微风”与“阳光”,要它们像“微风”一样吹拂着“少男少女”,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少男少女”!这样形象化的语言,不仅生动,而且新鲜,体现了诗人构思的独创性。2.节奏富于变化诗的节奏感既表现在排句上(如第一节),也表现在整散兼顾的诗节上(如第二、三节)。有些诗,一连用一二十个排比句,看来气势壮大,却令人感到单调、缺少变化,而此诗则不然。3.构思精巧诗的构思,采用第一人称,进行直接抒情,完全是“内心独白”,体现了诗人关怀年轻人的真挚的情感,特别是第二、三两节,诗人揭示了一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不要对生活失去理想和希望。从这一点出发,诗人要求成年人考虑怎样去影响青年,同时又向青年学习一点什么。这是诗人构思的基点,也是诗人思想深度的表现。十、课后习题解答(一)此题旨在引导大家把握课文内容和主旨。“少男少女”好比“早晨”,好比“希望”,好比“未来的事物”,好比“正在生长的力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他们使作者“重新变得年轻了”,使作者“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二)此题旨在引导大家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形象地概括了“少男少女”的特点,他们充满青春活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一阵微风”“一片阳光”是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诗人希望他的歌声能极大地感动广大青年,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三)此题旨在引导大家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